清末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中实验部分的变迁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yy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建立至今,物理学科进入中学教育已有一百年的历史。百年以来的中学物理教材都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而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从一开始就在物理教育中占有了重要地位。另外,清末民国时期是我国物理教育初创时期,与现今相比,其宏观层面的国家制度、社会价值观、科技发展,中观层面的教育改革、教育理论发展,微观层面的教科书、教学观念、策略等都存在着巨大不同,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笔者选择对清末民国中学物理教材中实验部分进行研究,从而能深入了解当时的物理实验的教学情况。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历史教材的研究现状、中学物理实验的目标体系、中学物理实验的国际对比、新课程理念下实验教学的变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梳理研究现状。研究对中学物理实验的功能、实验的价值、实验的作用、实验的类型、实验的结构、实验的方法六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为后面实验部分的变迁分析打下基础。将清末民国时期纵向分成癸卯学制时期、壬子癸丑学制时期、壬戌学制时期三个阶段、共选择了6套教材作为研究样本,对每个时期下的中学物理课程设置、教材编纂使用情况、实验的数量、实验的类型、实验的内容、实验的作用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根据各时期的情况从实验数量、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作用四方面对清末民国的中学物理教材中实验部分的变迁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进而管窥那一时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教学情况。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目前无线电业务存在的电磁兼容问题出发,介绍当前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电磁兼容技术问题的主要特点,并提出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主要方向和方法。此外,文中还介绍了有关国际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不同区域的气候对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气候对比通常表现为气候曲线的对比.对文献中的气候曲线进行扫描并加以数字化(矢量化)处理得到屏幕坐标序列,由屏幕坐标和实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推动力量,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在当代,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同样,也不能忽视对教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成为教育改革十分关注的问题。教师要树立基于“全面知识”的教学观,其中“全面”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服装第一大出口国。目前,中国服装生产企业总数多达10万余家,其中使用自动铺布机来代替人工铺布的企业不足4%,而且这些企业大多是外
对广受关注的唐代永泰公主墓室壁画中的侍女造型进行初步的风格探讨,并以其前室壁画为代表,运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尝试总结处于初唐与盛唐过渡之际的侍女像造型风格和社会审美。
该文通过近年来菜用型甘薯品种的引进与栽培试验,分析了菜用型甘薯的特点,提出了主要栽培技术,并对菜用型甘薯产业进行了展望。
最近一段时间,教育部对我国现行高考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对英语学科的改革。就目前的改革情况来看,英语仍然是全国统一高考的三个必考科目之一,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