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些年来,灵敏度高、响应应变大、循环稳定性好的应变传感器被广泛研究,可用在电子皮肤、人体运动检测、机器人、智能穿戴等领域。然而金属、半导体基的应变计只能在小于5%的应变范围内使用,一些研究发现将导电材料和弹性优异的聚合物材料结合起来制成纳米导电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地提升应变传感材料的弹性工作范围,可以满足大应变的应用要求。构成的导电网络和导电物质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界面作用对器件的灵敏度有显著的影响,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灵敏度高、响应应变大、循环稳定性好的应变传感器被广泛研究,可用在电子皮肤、人体运动检测、机器人、智能穿戴等领域。然而金属、半导体基的应变计只能在小于5%的应变范围内使用,一些研究发现将导电材料和弹性优异的聚合物材料结合起来制成纳米导电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地提升应变传感材料的弹性工作范围,可以满足大应变的应用要求。构成的导电网络和导电物质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界面作用对器件的灵敏度有显著的影响,但同时实现传感器的高伸缩性和高灵敏度仍然是个挑战,选择合适的聚合物与导电物质制成传感材料、设计微观结构、改良制备工艺等是目前的提高传感器性能的主要研究方向。本实验通过合成碳纳米管(CNT)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作为导电复合材料制备了灵敏度和拉伸性能优异的应变传感器;研究了以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Pebax)作为基体材料和多种导电材料复合制备的应变传感材料的综合性能,并分析了导电物质、制备工艺、器件结构对于应变传感器的性能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溶剂共混法把浇铸的SBS-CNT/SBS-SBS(SCS)膜与CNT/SBS共混膜制成应变传感器。使用多种检测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证明成功制备了SCS和CNT/SBS复合材料。CNT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经测试计算得出共混体系的渗流阈值为0.35 wt.%,实验结果表明三明治结构的应变范围(167%)比共混结构(120%)更大,同在120%的应变下三明治结构的灵敏度因子(GF)为3003,而共混结构的GF=2099,以上结果都证明三明治结构的应变传感器性能更加优秀。不同CNT浓度的应变传感材料的性能表现出明显差异,应变、拉伸速率等测试条件对器件性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传感器具备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能够实时检测手指、手腕、膝盖等关节的运动,表现了极强的应用潜力。2.使用Pebax作为基体,添加CB为导电物质,经过溶液共混、螺杆挤出、注塑成型得到CB/Pebax应变传感材料。研究发现利用CB作为填充物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渗流阈值很高(26.97 wt.%),需添加大量的CB才能形成稳定的导电网络。使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制备了CNT、聚苯胺(PANI)为导电物质的应变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填充碳材料的器件性能更优越,一维结构的填料能有效降低填充量,导电材料对传感器性能起决定性作用。为研究制备方法和器件结构对性能的影响,通过原位聚合生长法制备PANI/Peabx,Pebax/PANI/Peabx传感材料,构建的三明治结构明显改善了器件的稳定性;采用喷涂法和溶液共混法分别构建了Pebax/碳纤维(CF)/Pebax三明治结构应变传感器,对比发现喷涂法制备的器件灵敏度更高但稳定性稍差,共混法制造的器件灵敏度较低但稳定性极好。以上结果表明,应变传感器的材料、结构和制备方式对其性能都有显著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改变材料、设计结构和探索制备方法来达到提高传感性能的目的。
其他文献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高温热解得到的固态产物。生物炭具有土壤N2O减排作用。因此,生物炭还田成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土壤N2O排放的两个主要过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土壤,大部分时段处于相对干旱状态,然而在降雨、灌溉或春季土壤冻融条件下,其含水量较高,此时反硝化作用可能是土壤N2O排放的主要来源。然而,在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条件下,生物炭对黄土高
区块链采用类似日志形式的链式追加模式,不能中断、修改或删除,仅可以增加数据。随着时间的积累,区块链数据量会线性的增长。节点的存储空间是有限的,区块链系统的存储可扩展性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区块链系统采用完全冗余的存储方式(每个节点保存一份数据),对整个系统的存储空间造成极大的浪费。为了让区块链节点可以运行在存储空间较少的通用设备上,比特币白皮书中提出SPV(simplified payment v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供应,传统能源的消耗与利用已经接近瓶颈,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存储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目前最成功的当属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由于它具有稳定的容量,以及较长的循环寿命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人们仍要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其中锂硫电池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并且仍属于锂离子电池体系下,从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截至目前,锂硫电池的容量已接近理论容量值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因NOx脱除效率高,气体处理量大,反应条件易控制等优势成为现阶段应用范围最广也最为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证实,将铜铝复合氧化物(CuyAl Ox)催化剂用于NH3-SCR反应中取得了不错的脱硝效率,然其抗硫性能依然欠佳。因此,如何在保证脱硝活性的同时,研制开发抗硫性能明显提升的Cu Al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铜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良好的
皮革材料是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制品用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皮衣、制鞋和箱包等皮革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但是皮革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缺陷,若将存在缺陷的皮革材料用于产品制造中会使产品存在瑕疵,进而影响销售市场,因此需要对皮革材料进行缺陷检测,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传统的皮革表面缺陷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检测,需要专业的检测人员对皮革表面进行检测并标记,但这种方法属于经验性操作,没有定性
到2025年,中国护肤品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5400亿元,届时其成为全球第一大护肤品市场毫无悬念。政府在颁布的《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在消费品领域打造中国原创世界级品牌的目标,而要想早日打造出中国原创世界级护肤品牌,就必须要了解中国护肤品市场未来5~10年的发展趋势。
煤粉对水力裂缝导流能力的伤害是制约煤层气井连续稳定排采和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煤粉造成的水力裂缝导流能力伤害问题,基于水力裂缝内固液两相流动实验设备,开展了水力裂缝内煤粉滞留实验及导流能力实验,综合利用理论分析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粉引起的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煤层气井煤粉控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引入煤粉滞留系数,建立了考虑煤粉滞
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智能监控、智能家庭、智慧城市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基于视频的行为识别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人体行为识别研究对象的分类中,相对于手势、步态等单人行为,交互行为和群体行为在时空建模,理解复杂度方面具有一定的挑战。本文针对单人行为与交互行为为研究对象,从关键帧选取、特征提取及网络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有效特征,提高识别效果。首先,现有关键帧选取规则会批
精确地对地震波P波和S波的初至到时进行拾取,对于地震的精确定位、地震孕震机制的解释等具有很大的意义。单纯地依靠地震学专家进行分析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自动化的方法来进行地震波初至到时的识别与拾取。近年来,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其中,卷积神经网络在地震波初至到时拾取中的应用研究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方法,卷积神经网络不需要人工提取特征,可以自动进行特征提取并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因其具有检测距离远,范围广等优点,非常适用于长距离管线检测中。然而,超声导波在传播过程中存在频散、衰减、模态转换等现象,加之环境噪声的影响,在进行小缺陷检测时,因缺陷回波十分微弱极有可能被淹没在噪声中,造成漏检风险。为了提高小缺陷的检测灵敏度,基于混沌系统的参数敏感性与噪声免疫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oincare截面突变特性的弱导波信号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Duffing系统的倍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