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悲剧理论在上世纪初应时代而生,王国维最先把悲剧理论引入中国,随后引起诸多学者的重视。悲剧理论是从西方舶来的理论,它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是有其现实的生长土壤和理论依据的。虽然中国的悲剧理论是从引介西方的悲剧理论开始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观点的影响,但是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中国的悲剧理论呈现出了迥异于西方的特点,一方面带有西方悲剧理论的影子,另一方面又在其理论观点上带有很深的民族烙印。中国近现代悲剧理论呈现的发展态势体现了中国悲剧理论研究的独特之处,它不仅汲取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而且在接受中渐趋自觉地保存中国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和精髓,使中国文化在继承和发展中得到丰富,本文对中国式悲剧理论的具体表现展开了详细地阐释。本文分为七部分,分别是:1)绪论;2)近现代中国悲剧理论概述;3)近现代中国悲剧理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4)近现代中国悲剧理论对国民性的批判;5)近现代中国悲剧理论在“距离”说基础上的升华;6)本土化的悲剧理论的价值与影响;7)结束语。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概述近现代中国悲剧理论的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价值。第二部分研究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悲剧理论的引入,分析中国学者最初引进并接受悲剧理论的动因,并结合中国具体的文化传统探讨悲剧理论呈现中国特色的渊源。第三部分研究了悲剧理论本土化过程中的过渡阶段的影响因素和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在经历了过渡阶段的锤炼和反思后的本土化回归及蜕变。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悲剧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另一显著特点,即对国民性的批判,一方面是对“大团圆”的批判,另一方面是对卑微小人物价值的肯定。第五部分从审美的角度探析中国悲剧理论的独特性。第六部分从宏观的视角论述了本土化的悲剧理论的价值与影响。结束语部分对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提出期望,并从各国文化相互影响的角度指出近现代中国悲剧理论在中国理论界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