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小说的叙述艺术与策略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u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厄纳斯特·海明威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位享有崇高声誉的文学巨匠,1954年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抓住这一精髓,力求从叙述学的角度去探寻其独特风格。笔者认为海明威对叙事时间非常敏感和讲究,他善于调配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的关系,不断使用快慢叙速、零叙、停叙、平叙等手法,使叙述时序千变万化,从而形成其独特的叙述节奏:以平叙为主;以快叙为导;以慢叙为辅。同样,他对观察角度也具有天生的敏感,能充分挖掘出不同观察角度的内在特质,遵循多展示、少讲述的“冰山”原则,真正做到了让叙事者“远远站在故事之外”。另外,海明威的小说叙述中还存在着诸如象征、隐喻、零度写作、移位等“复调”现象,这是因为他的小说虽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但更多的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了的理想境界。这种理想境界即“冰山”文体,其意义建构主要通过配价、句式和蒙太奇三种策略来实现。这些手法使文本呈现出多元特征并产生信息断点,动摇了故事的稳定性,从而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丰富的阐释游戏当中去。
其他文献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新历史小说”接过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的大旗对历史进行了反思。作家们在写民国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间的历史时颠覆了以往革命历史小说的
针对齿轮喷油润滑过程的特点,分析其齿面对流换热状态,计算齿面摩擦生热功率、齿面经验对流换热系数,简化轮齿喷油润滑计算模型,并基于CFX软件进行齿面对流换热仿真,得到了不
中国文化最大特点,就是浓厚的泛道德主义色彩,所谓“尽善尽美”道尽此中秘密。中国人抱着善意、融洽、欣赏的态度与万物相处,甚至把自己投入自然中,天地之心即我心,自然的生命与人的生命是合二为一的。其间没有冲突,没有敌意,便没有征服的意念。中国学问没有纯粹的知识论,而是人生论与修养论,偏向自然精神,所谓天地正气,浩然之气。中国文化,贯穿着一个道德的观念,通体浑然统一,自成一体系,道德的涵盖,使知识极难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