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对鲟鱼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其产沼气工艺初步试验研究

来源 :大连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c81065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鲟鱼养殖在我国快速发展,大量养殖污水排放引起淡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激增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养殖污水有效净化和资源化利用,是制约我国鲟鱼工业化养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课题开展微藻对鲟鱼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其产沼气工艺初步试验研究,以期为微藻净化鲟鱼养殖污水及其资源化利用大规模实施提供必要参考。微藻净水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小球藻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NH4+-N和PO43--P,当NH4+-N和PO43--P浓度分别为2.0~6.0mg/L和0.590mg/L时,小球藻对NH4+-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90%和94%以上,小球藻对NH4+-N和PO43--P的最大去除速率分别为2.657mg/(L· d)和0.445mg/(L· d),当污水中NH4+-N浓度由0.8mg/L升至10.0mg/L时,培养72h后小球藻细胞密度由1.33×107个/mL增至2.61×107个/mL;另外,利用栅藻净化养殖污水结果表明,当NH4+-N初始浓度分别为0.6、0.8和1.0mg/L时,培养6d,栅藻对NH4+-N、NO2--N、NO3--N和PO43--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90%、93%和96%左右,栅藻对污水中的COD亦有一定的净化作用,6d后对COD的去除率依次为32.2%、34.7%和35.5%;当栅藻的初始细胞密度为2.01×106个/mL时,培养6d,栅藻的细胞密度分别为4.30×106、4.64×106和4.87×106个/mL。研制了实验室规模的跑道式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开展了以鲟鱼养殖污水为培养基的微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鲟鱼养殖污水栽培栅藻,培养18d,栅藻对NH4+-N、NO3--N、PO43--P和总无机氮的最大去除率依次为20.8%、40.6%、98.4%和34.5%。试验期间,栅藻细胞密度由1.98、2.14和2.29×105个/mL增至2.11、3.73和5.56×106个/mL。因此,利用栅藻处理鲟鱼养殖污水,不仅可以有效地净化污水,还获得较大的藻细胞生物量。微藻与养殖固废耦合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的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栅藻直接进行厌氧发酵,总产气量、VS产气率和所产气体中甲烷含量分别为228.8mL、78.0mL/gVS和42.3%;添加养殖固废可明显提高产气效果,尤其当接种污泥:栅藻:养殖固废为1:1:1时,总产气量、VS产气率和所产气体的甲烷含量依次为4412.5mL、499.7mL/gVS和47.4%,COD去除率为84.0%;另外,热处理和超声波处理发酵藻液,均能够明显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果,其中热处理效果更为显著,厌氧发酵27d,总产气量、VS产气率和所产气体的甲烷含量分别为3854.0mL、492.2mL/gVS、49.6%;COD去除率分别为86.6%;此外,接种比例的提高也能提高产气量和产气率,以及加速反应进程,当接种污泥、栅藻和养殖固废比例为1:1:1.5时,厌氧发酵总产气量和产气率分别为3654.5mL和478.3mL/gVS,且所产气体中甲烷含量最高达到57.2%,持续产气26d。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过建筑行业的崛起,也使得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的身体不仅造成严重的伤害,对社
在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的质量、施工周期,节约建筑成本等.另外,施工现场管理也是建筑行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实际上,如
本文采用直流和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柔性PET基片以及玻璃基片上分别制备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ITO,GZO薄膜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台阶仪,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