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回用微滤处理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城市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这一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污水回用。但是,传统的污水回用处理技术存在着技术流程复杂、出水水质不稳定、容易产生副产物、水质安全性保障不够等问题。基于传统污水回用处理技术存在的这些问题,本课题采用微滤膜作为污水回用的深度处理工艺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其可行性,以解决传统工艺存在的以上问题。 本课题以山东建筑大学中水站曝气生物滤池最终出水为原水,通过微滤膜过滤技术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参照国家《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要求,研究了微滤膜工艺的运行参数,出水水质及出水水质安全性,并对膜污染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对膜进行了清洗。研究结果表明: 1、微滤膜工艺运行参数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试验分析了微滤膜在不同温度、工作压力及流量下微滤膜渗透通量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微滤膜在低温状态下运行渗透通量下降很快;在低操作压力下运行,运行周期缩短,反之,若压力过高,不但动力消耗大,而且膜易产生压实现象;微滤膜进水流量应选择适中不能太大或太小。 2、微滤膜出水水质稳定,对浊度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浊度<1NTU。对色度的去除率为25%左右。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理想,去除率在2.78%~3.30%左右。对CODCr的去除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去除率为30%左右,对大肠杆菌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达到99%。 3、试验通过建立滤饼层过滤模型和膜孔窄化模型,探讨不同的操作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大通量,高操作压力下运行,膜的污染速度很快,而且易形成不可逆的污染。试验比较了不同清洗方法对膜的清洗效果,发现使用碱性清洗液效果最好。 4、试验通过建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对再生水的安全性做了研究。研究发现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再生水回用时,安全保障率基本为0,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不符合要求。而经过微滤膜处理后的再生水,安全保障率达到了99.9%,符合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要求。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大跨屋盖结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被广泛用于体育场馆、会议展览中心、机场航站楼等大型公共建筑中。随着大跨屋盖结构向长大化和轻质化的方向发展,结构对风荷
无粘结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结构和桥梁工程。随着智能建筑的出现,辅助设施的增加,各种管线四通八达,被他们挤占的空间越来越可观。往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构件处于受扭的情况很多,绝大部分是属于复合受扭情况。随着建筑艺术、材料强度的发展和抗震要求的提高,结构的扭转作用越来越突出,扭转研究受到了重视。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各种大跨径桥梁不断涌现,车桥作用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公路悬索桥车桥振动问题尤为突出。相比桥梁的静力分析及通常的抗震、抗风检算
学位
现代工程结构正在向大型化、复杂化、自动化、连续化方向发展,复杂的服役环境使结构的运行安全受到威胁。为了保证安全、避免灾难,实时、在线、准确地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技术
钢骨混凝土柱的钢骨可以采用轧制型钢和焊接型钢,其含钢率通常不超过过15%。本文对高含钢率钢骨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滞回性能进行了研究,为此类高含钢率钢骨混凝土柱在实际工程
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制结合围岩分级与预警的监控数据处理软件符合隧道建设的实际需要,也是隧道信息化施工的发展方向。开发软件的目的主要在
由于一大批建于上世纪初的优秀保护性建筑、一些中小型桥梁以及一些老工业厂房的混凝土由于超期服役下的阳光暴晒、潮湿冻融和酸碱腐蚀等环境因素和疲劳作用的影响,使其强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