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机理微观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cs8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复杂性,使得不少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机理还未被认识和量化,仍需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研究。本文在模拟油藏条件下用微观仿真平板模型和微观分支盲孔模型,对水驱油、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剩余油形态、分布及流动现象进行了显微观察、录像和分析,研究了孔隙尺度及微米级驱油盲孔内的微观驱油行为及微观驱油机理;采用小幅低频振荡法,研究了微生物菌体和活性物质在油水界面的扩张粘弹特性及动态界面张力,获得了菌液物质油水界面吸附动态微观信息,并将扩张流变性质与动态界面张力相关联,定量考察了菌体本身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通过降解原油和代谢产生生物气体、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等改变剩余油形态及分布,微生物驱具有气驱、气液界面滑动和剥离油膜等独特微观驱油方式;生物气能够在生物活性物质的辅助作用下,进入水驱、聚驱、气驱都无法波及的盲孔,置换出其中的剩余油;微生物菌体本身具有界面活性,能够降低界面张力和黏弹模量,改变油水界面性质,提高原油流动性能。但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存在最佳活性温度。本文发现并证实了新的微观驱油机理,对发挥微生物最佳提高采收率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修建天然气长输管道解决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的必要性,认为地下储气库是修建天然气长输管道不可缺少的配套组成部分,是调整均匀输气与用户用气不均的有效调峰手段,以及用
四足机器人以其良好的动态性能、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成为机器人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四足机器人设计理论发展迅速,国内外涌现出一大批经典的四足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小跑步态作为
宝坻试验环道建成后,恰逢东北管网俄罗斯原油的掺混量不断增加,而运行仍按输送大庆原油时最低进站温度33℃进行,本着试验环道应为生产实际服务的目的,建立了该课题。期望通过该课
安塞油田自从1990年发现第一口套损井以来己陆续出现套损井277口,占总井数的5.6%。近年来套损趋势不断恶化,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遏制。安塞油田套管损坏主要因套管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