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术式评价,并对围手术期联合使用甘肃省中医院知名骨科专家赵道洲教授经验方“清脊骨汤”(治疗组)与未使用“清脊骨汤”组(对照组)治疗脊柱结核的指标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清脊骨汤”治疗脊柱结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对单纯后路术式联合“清脊骨汤”治疗脊柱结核的作用机制、中医辨证分型、方药、药理及药效分析、适应症、临床意义和优势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本病进行规范、科学、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严格按照脊柱结核手术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入选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脊柱结核患者40例,将符合入选的脊柱结核患者20例采用单纯后路术式联合围手术期抗结核服药并用甘肃省中医院赵道洲教授研制的“清脊骨汤”作为治疗组。并将另20例患者采用单纯后路术式联合围手术期抗结核服药作为对照组。分别从住院时间、引流量、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VAS评分、ASIA分级、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术后发热、术后贫血)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价,并作统计学分析。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并评价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清脊骨汤”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和机理。并对“清脊骨汤”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清脊骨汤”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导临床合理进行中医药干预。 结果: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在清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保证脊柱的稳定性等方面较其它术式有显著优越性。临床研究显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清脊骨汤”治疗脊柱结核较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引流量、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VAS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术后发热、术后贫血)等方面有显著优势。1.术后两组住院时间、引流量、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2.两组术后腹胀、术后低热、术后贫血(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3.两组术前VAS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VAS评分及改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是否口服“清脊骨汤”(6个疗程)对VAS评分优良率的分析,(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4.两组术后ESR及CRP,(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不仅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伤口暴露时间,从而减少了术中出血量,而且病灶清除创口小,术中往往能直达病灶,充分解决椎管狭窄、椎管内硬膜及神经根受压,术中也可以避免凿去过多未被病灶侵蚀的健康骨组织,对脊柱整体结构的破坏较小,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又可以同时实现脊柱三柱牢固融合,且矫形效果好,可以使脊柱得到更好的稳定,较其它治疗脊柱结核的术式有明显优势。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联合“清脊骨汤”的合理应用,使治疗脊柱结核在住院时间、引流量、抗生素使用时间、VAS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恢复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脊柱结核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