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能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行法律规定的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一套可行、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显得尤为必要。中央政策方面提出“三权分置”理论,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学者们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建设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建设讨论已久,但是对“三权分置”理论做出详细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却少有之。本文即从“三权分置”理论出发,对“三权分置”做出解读,并在此理论基础上讨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相关问题。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研究起源。该部分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现实意义、法律规定和政策现状三个方面,说明了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该部分通过介绍土地承包经营权承载的经济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分析得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既具有用益物权性质又具有社会保障性质,是特殊的用益物权。第三部分,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现路径。该部分的讨论是建立在第二部分结论的基础之上的。首先介绍了“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接下来分析得出“三权分置”的政策寓意是要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然后对“三权分置”做出法律解读,认为“三权分置”是符合法律逻辑的。再然后研究探讨了“三权分置”的法律表达。对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性质做出界定,对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在法律上的表达提出建议,厘清“三权”之间的关系。最后,论述了“三权分置”视域下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理基础。第四部分,讨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具体构建。该部分在第三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物权法的相关规定,逐一论述了抵押的标的、抵押关系主体、抵押权的设立和抵押权的实现四个方面的问题,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进行了制度设计。第五部分,探讨土地经营权抵押配套制度的完善。完善的配套制度是土地经营权抵押制度良好运作的必要前提。该部分讨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土地价值评估制度、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五个方面的问题,为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