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C技术的快速波长切换激光器阵列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ang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特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4G时代的开启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因此现代社会对网速和网络交换速度都有着非常高的需求。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光纤通信技术的诞生对电信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变化,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手段。其中,波分复用(WDM)被认为是光纤通信领域划时代的技术革新,并能够强力推动光纤通信的进步。可调谐激光器在WDM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光通信的发展以及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在这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说明其在未来的通信发展中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接着对可调谐激光器的波长调谐三大种类进行说明。接着介绍了 REC技术的基本原理,解释了使用REC技术制作光栅的工艺流程,经过2次外延生长获得波长间隔精确的激光器阵列。然后着重介绍了 8通道快速波长切换激光器阵列的驱动电路设计然后细致分析了整个电路的硬件层面设计思路,对驱动芯片GN25L96的参数,选择理由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设计了一种基于BCV62的灌电流和拉电流转换电路。接着介绍整个电路软件层面的设计,包括整3个子系统构成,分别为:1、电路切换指令输入系统;2、单片机控制系统;3、FPGA控制系统。最后介绍了2种常见的可调谐激光器波长切换时间测量方法,并做了三个实验分别论证了激光器阵列的波长切换时间在1 μs以内,切换波长稳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波长稳定性较高,对整个实验结果进行简单地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以陕北婚礼音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下陕北榆林乡镇中的结婚礼俗、器乐与民歌的运用与流变等方面,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米脂县高西沟的婚礼礼俗音乐进行实地调查与口述
泰山和沂蒙山区(泰沂山区)是我国北方土石山区的典型区域,麻栎和赤松是该地区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为研究麻栎和赤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规律和叶片-凋落物-土壤连续体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揭示麻栎和赤松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限制供应规律。本文以麻栎和赤松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化学计量学原理,采用野外定点采样和室内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凋落物的分解动态及其有机碳(C)、全氮(N)、全磷(P)生态化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端粒长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Southern杂交方法测定端粒长度.结果 AML患者平均TRF长度(7.6±2.1 kb)较正常对照(9.3±1.9 kb)明显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