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中的体育信息失真过程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a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影响体育信息传播的因素笼统归结到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是片面而模糊的,为此,本论文旨在综合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文的主体部分(除引言外)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是关于新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下篇为典型事例分析。前者为后者的作理论准备,后者对前者的有效性与欠缺之处进行检验与发现。 上篇题为“对体育信息失真现象进行分过程研究的理论探讨”,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阶段研究体育信息在大众传播中发生失真的全过程;并结合社会学、传播学既有理论,解析不同阶段影响体育信息传播、致使其失真的各种因素;以社会学理论对体育信息在不同阶段失真所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探讨消减体育信息失真的措施。本论文构建的新研究方法借鉴了认知心理学对传播过程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或称“符号现实”),再到“心理现实”的划分,从体育信息区别于其它社会文化信息的特点入手,对体育信息失真下了操作性定义,并对大众传播中体育信息失真划分了三个形成阶段,逐一在每个阶段研究致使失真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体育信息失真的类型、程度。 在第一阶段,信息失真较多的表现为内容与含义的失真。影响信息制造者搜集、筛选与制作体育信息的因素,主要有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价值取向、各类体育信息在大众传播中的传播价值,以及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组织自身的因素,受众因素,技术因素以及传播者的个人因素。在第二阶段,影响因素对体育信息传播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失衡的信息流通量方面,经济因素影响信息传播与流通量有一定的制度背景,大众媒体盈利模式和企业营销需求深刻影响了体育信息的传播与流通量,吸引受众的主旨和社会文化心理也对体育信息传播与流通量造成影响。在体育信息失真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传播者发出的信息能否被受众接受、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受到受众所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下篇题为“以本研究的信息失真分析框架解读典型的体育信息失真事例”,以新的分析框架解读了韩玉珍自伤、奥运陷阱论、知识分子短寿等一些典型事例。 综观体育信息失真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相对而言,改善与提高个人的媒介认知水平比改良社会的客观媒介环境更具可行性,前者是比较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媒介教育,可以帮助受众对媒介虚拟现实和客观社会现实做出明确的区分,能够清醒的面对大众媒体营造的体育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体育运动,对自我的体育认知与行为做出正确判断。
其他文献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为基础,制订切实可行、具有一定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原则和标准,并以实例说明其可行性.其中原则部分从理论与
目前许多程序设计教科书和教学软件均不能给出从需求解的问题到可执行程序的设计过程。这给讲授和学习程序设计均带来极大的困难。薛锦云教授率领软件形式化和自动化课题组在
论文对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实质,及其可能对中国学校道德教育未来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透过道德教育哲学、语义学、逻辑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考察,论文认为
萨马兰奇在谈论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时说:“21世纪各大洲竞技发展不会平衡;走学院化发展道路将是总趋势.”从这一点上来说,美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多
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研究一运用特征枚举法,结合特征词分类法及合并化简规则,对1000名高中生的性别角色观进行了研究。并对性别角色观传统与现代的分类进行探讨,以了解高中生性别
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对文化缺省和文化冲突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探讨.Minsky的框架理论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因为它能够更有效、更合理地解释这两个现象.框架是以等级层次储存于人
近几年,北京市健身房发展迅猛,TheSPA健身俱乐部、倍力健身俱乐部等国际健身资本纷纷抢滩京城;青鸟、浩沙等国内商家也不甘示弱,加快了发展步伐。为规范管理,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提
本文运用历史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对五四时期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陈独秀、张伯苓、李大钊、鲁迅、胡适、蒋梦麟等人的青年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本文共由四部
自主学习是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快速更新对教育革新及个体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学校在学科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更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