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个性化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发展个性化学习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议题。然而当前的在线教育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究其原因在于学习平台忽视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不能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准确提供学习资源,也不能按照学习者自身的步调进行教学,进而导致在线学习效果不明显。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加速了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社会已经进入了泛在学习时代。探寻提升个性化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热点话题。本研究从当前在线教育的困境出发,以美国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为对象,探究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根据比较教育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基于埃德蒙·金比较教育理论分析框架,使用了文献法、比较法及案例法,以美国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其产生背景、理论基础、核心组件、运行机制等内容的探讨,为我国个性化教育的现状提供可行的建议。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的建立背景。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是在美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从当前教育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局限性出发,并基于教育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的支持,由Knewton公司开发并与其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的学习平台。第二部分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生成学习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以及信息加工理论五个方面剖析了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建立的理论条件以及具体体现。第三部分介绍了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的核心组件。根据个性化学习环境理论并结合Knewton的现实情况将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分为三大系统:即为用于记录师生信息的用户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的资源系统以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服务系统。这三大系统相辅相成,共同为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的平稳运行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主要对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的运行原理:以连续的自适应系统为基础,并结合项目反应理论、概率图形模型、凝聚层次聚类理论,建立起庞大的教育基础设施;其次,解析了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的运行模式,即知识图谱的构建、学生知识状态评估、个性化内容与推荐、学习结果呈现和评价反馈。第五部分通过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运用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案例探析了Knewton平台具体的运行过程。以Knewton Math Readiness项目为例,分析其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实施的背景、实施的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第六部分总结Knewton自适应学习平台的特点,通过借鉴该平台在理论构建、核心组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有益做法,为我国建立和发展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平台提供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