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观察不同时间灌肠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时间用药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材料与方法:将90例轻、中度活动期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卯时组、酉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治疗期间卯时组选择在卯时(早5点~7点)予通灌液联合止血灌肠散灌肠治疗,酉时组选择酉时(晚5点~7点)予通灌液联合止血灌肠散灌肠治疗,常规组则在常规灌肠时间(早8点半~9点半)予通灌液联合止血灌肠散灌肠治疗。疗程为21天。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对治疗后中医总体症状改善情况、中医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计算治疗后中医症状改善有效率。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卯时组总有效率为90.00%;酉时组总有效率为83.33%;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6.67%;经秩和检验,治疗后在中医证候疗效情况上,卯时组优于酉时组、常规组,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2.中医症状改善比较:在中医症状改善总积分上,三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卯时组优于酉时组、常规组(P<0.05);而酉时组、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卯时组改善患者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方面,优于酉时组(P<0.05);治疗后卯时组改善患者里急后重、口干苦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酉时组和常规组在中医各症状的改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O5)。3.治疗后1个月后进行随访,卯时组有2人复发,酉时组有3人复发,常规用药组有2人复发,复发率分别为7.41%,12.00%和7.69%.4.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在疗程期间的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不同时间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显疗效差异,在卯时灌肠治疗效果优于酉时组和常规组。在对患者进行灌肠治疗时,应尽量选取大肠经最旺的卯时。2.在本次临床研究中以子午流注理论为基础,根据十二时辰气血灌注盛衰择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体体现了中医诊疗的特色,对于临床指导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有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