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的现代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中小学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走出课堂后只会玩耍,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课外空间更加丰富多彩。随着“减负”口号的提出,学生空余时间更多,而他们的父母的工作时间却没有缩减,导致中小学生的课外时间根本不在监管的范围之内,即在中小学生下午放学至父母下班回家的时间段内基本处于无监管的状态,由于课余时间的教育监管、安全监管落后,导致学生频频出现校外安全问题。由此可见,非常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孩子安全、顺利地度过放学后至父母回家的这段时间,使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免受网吧、暴力、交通事故、拐卖等各种阴险因素的侵害,争取让中小学生在课外活动场所有秩序地开展各种安全活动。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德社区推出了“四点半课堂”模式,通过在实践中积极运用该模式,不仅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课余生活、课后辅导以及课外活动等方面的问题都随之得以解决。本文立足于课后服务的角度,主要运用访谈法、调查问卷法、观察法研究了龙德社区“四点半课堂”模式的发展过程,归纳出龙德社区“四点半课堂”的基本发展状况以及课外活动课程设计情况,阐述了学生是否可以通过这一模式充分接受各种课外教育活动,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强调要在立法保护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和落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充分发挥课余教育的作用,将课堂延伸至课余时间,以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