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g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继承者,19世纪浪漫乐派的先行者,浪漫主义歌曲的奠基人,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的费朗兹·彼得·舒伯特的一生虽然没有多芬的显赫地位,可是在他的作品里面我们能够看到他本人脑海中那些美丽歌曲的画面。之所以人们把舒伯特称为“艺术歌曲之王”是因为他的艺术歌曲旋律和声优美,织体朴实,色彩温暖的打动着人们的心房。他那淳朴自然而又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不仅对这一时期的作曲家有直接影响,同时也为德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开辟了新天地,并且对欧洲各国甚至全世界的艺术歌曲都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舒伯特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情感上真挚,内容上丰富,形式上多样,词与曲与钢琴伴奏紧密结合、水乳交融。他的作品不仅把前人的艺术成果继承了下来,又把歌曲的创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局面,并且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   本文将从三部分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特点进行释析:   第一章:论述了舒伯特生平和他作品的创作情况。   第二章:论述了艺术歌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艺术歌曲的基本特点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分类。   第三章:重点论述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从艺术歌曲的旋律、和声、调式、调性、钢琴伴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其他文献
精神分析学由弗洛伊德开创之后成为当代重要的一种艺术批评方式。荣格、拉康、麦茨等理论家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了精神分析学与电影理论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完备的精神分析电影理
台湾电影中塑造出了形形色色、光彩夺目的女性群像。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台湾电影系统的、全面的研究,解析其中女性形象嬗变的轨迹,探讨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困境以及女性对于
罗伯特·布莱松是法国著名的电影导演。作为一名作者导演,布莱松坚守自己的艺术理念,他反对好莱坞电影戏剧化的表演方式,主张发挥电影语言本身的叙事、表意功能,他的电影因此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