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朝医清心山药汤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随机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喜得镇组、清心山药汤低剂量组、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之外,其余实验组均采用“两血管阻断+硝普钠降压法”建立VD大鼠模型。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给予1.5 g/kg的清心山药汤溶液、清心山药汤低剂量组给予0.3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朝医清心山药汤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随机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喜得镇组、清心山药汤低剂量组、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之外,其余实验组均采用“两血管阻断+硝普钠降压法”建立VD大鼠模型。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给予1.5 g/kg的清心山药汤溶液、清心山药汤低剂量组给予0.375 g/kg的清心山药汤溶液、喜得镇组给予0.6 mg/kg、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上述实验组均以灌胃给药4周,最后4天使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VD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Ach E)、5-羟色胺(5-HT)含量,一氧化氮测试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1.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上台潜伏期明显延长,其中第3和第4天差异显著(P<0.01)。清心山药汤组和喜得镇组较模型组上台潜伏期明显缩短。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在第3天明显缩短(P<0.05),其中第四天潜伏期缩短差异显著(P<0.01)。2.大鼠海马区病理改变:假手术组大鼠脑海马病理切片显示神经细胞排列整齐,其细胞核完整;模型组病理切片显示大鼠脑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且数量减少,少部分细胞固缩碎裂甚至坏死;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清心山药汤低剂量组和喜得镇组相对于模型组,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数量增加,结构完整。3.ELISA检测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相比,大鼠血清Ach E含量显著上升(P<0.01)、5-HT含量显著下降(P<0.01);相比模型组,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与喜得镇组大鼠血清中Ach E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喜得镇组5-HT含量显著升高(P<0.01)。4.一氧化氮测试盒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心山药汤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与喜得镇组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显著降低(P<0.01)。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组BDNF表达量显著减少,与VD模型组比较,治疗各组能够促进BDNF表达。结论:清心山药汤可提高VD大鼠的学习与记忆功能,可改善VD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清心山药汤可通过抑制VD大鼠血清Ach E活性,提高5-HT含量,降低大鼠脑组织NO含量,促进BDNF表达,进而保护VD大鼠大脑,且改善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居家癌痛患者心理控制源、正性情绪与睡眠质量现状,探讨分析居家癌痛患者心理控制源、正性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提高居家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在吉林省2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门诊就诊的273名居家癌痛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居家癌痛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及机遇量表,正性情绪量表以及匹斯堡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是薯蓣科薯蓣属的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为我国特有种。由于多年的大量采集,盾叶薯蓣的野生资源被破坏,传统的繁殖方法周期长且资源有限,所以迫切的需要寻求其快速繁殖的方法。盾叶薯蓣具有多种药用成分如黄酮、多糖、薯蓣皂苷,随着对这些药用成分使用范围的扩大,探索有效的提取方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试验以盾叶薯蓣的带芽茎段为外植
目的:探讨草苁蓉多糖(Boschnikia rossica polysaccharides,BRP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J774A.1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LPS刺激小鼠J774A.1巨噬细胞,从而建立体外巨噬炎症模型。将小鼠J774A.1巨噬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BRPS组(BRPS浓度分别为25、50、100mg/L),用细胞增
背景: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肿瘤细胞中过高表达,导致肿瘤细胞逃避T细胞杀伤,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旋复花内酯是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然而,旋复花内酯是否通过影响PD-L1产生抗肿瘤作用尚未被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了旋复花内酯是否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PD-L1的表达起到抗癌作用。方法:1.在体外实验中采用MTT法、同源性建模和分子对接、RT-PCR、免疫印迹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苦参治疗乳腺癌的生物网络,探究苦参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将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设为标准,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苦参的化学成分,同时在TCMSP数据库筛出的苦参化学成分潜在靶点;选用Gene Cards数据库进行乳腺癌相关靶点的检索,删去重复数据。通过Venny 2.1.0软件制作苦参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之间的韦恩图,并获取交集基因(获得苦参作用于乳腺癌
背景:甘草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已被列入中国药典。甘草查尔酮A是从甘草根中分离的天然产物,也是甘草的特征查尔酮,具有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抗结肠癌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索甘草查尔酮A在结肠癌中下调PD-L1的潜在机制,并为企业特异性针对PD-L1治疗结肠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天然候选化合物。方法:通过分子对接、蛋白免疫印迹、RT-PCR、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和免
本论文对长白山地区药用植物喜冬草(Chimaphila japonica Miq.)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层进行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杜鹃花科(Ericaceae)喜冬草属(Chimaphila)植物在全世界约有5种,广泛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欧洲、北美和中美洲。我国有3种,分别为喜冬草(C.japonica),伞形喜冬草(C.umbellata(L.)W.Barton)和川西喜冬草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社会资源利用、积极度与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现状,分析高血压患者社会资源利用、积极度与参与用药安全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明确高血压患者社会资源利用与积极度对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以期为促进高血压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提供资料。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中横断面调查。于2020年5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省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9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
背景:人参在心血管、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中发挥功效,在免疫系统中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AD-1是从人参的浆果提取出的一种皂苷类衍生物,已被证实对肺癌细胞具有显著高于其他皂苷类产物的抑制作用,但其对机体免疫细胞的调控鲜有研究。T细胞根据识别抗原的不同,被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CD4+T细胞亚群可以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1(Th 1)、Th2、Th9、Th17、Th22、滤泡辅助T细胞(Tfh)
目的:研究紫檀芪(Pterostilbene,Pts)对哮喘模型小鼠氧化应激和气道炎症反应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1.观察Pts(25,50μM)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影响。2.用Diff-Quik染色法分类计数炎性细胞的数量。3.用ELISA法检测(BALF中)细胞因子的含量。4.利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chloride,Ach)呼吸激发实验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