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新发传染病。2010年,DTMUV首次在我国华东地区爆发,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禽养殖场。该病主要引起产蛋鸭的产蛋下降甚至停止,在肉鸭中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脑炎的症状,发病率90%以上,死亡率5-30%,给我国的养鸭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黄病毒E蛋白糖基化修饰可以影响到病毒的复制、跨种传播和致病性,然而目前关于DTMUV E蛋白N154糖基化修饰在病毒复制、致病及引起宿主脑炎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建立了DTMUV的反向遗传系统,构建了DTMUV E蛋白N154糖基化位点的突变病毒,分析了E蛋白N154糖基化在DTMUV复制、致病性和病毒性脑炎形成中的作用,为研究DTMUV致病的分子机制和新型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如下:1.E蛋白糖基化在DTMUV复制中的作用通过TCID50实验测定DTMUV野生型病毒和E蛋白糖基化突变病毒在DEF和C6/36细胞上的生长曲线,发现在DEF和C6/36细胞中E蛋白糖基化突变病毒的滴度显著低于野生型病毒。进一步研究发现消除E蛋白糖基化减弱了DTMUV在DEF和C6/36细胞上吸附、侵入和复制的能力,降低了DTMUV在DEF和C6/36细胞中装配和释放的效率。2.E蛋白糖基化在DTMUV诱导鸭神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分别将DTMUV E蛋白糖基化突变病毒和野生型病毒感染鸭神经胶质细胞,通过相对qRT-PCR荧光定量发现消除E蛋白糖基化减弱了DTMUV诱导的TNF-α、IL-1β、IL-6和IL-12等促炎细胞因子和IL-8、CCL5等趋化因子的表达,提示消除E蛋白糖基化减弱了DTMUV诱导鸭神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3.E蛋白糖基化在DTMUV致病性中的作用感染试验发现消除E蛋白糖基化显著减轻了DTMUV感染鸭子的临床症状,日增重降低减缓、死亡率显著降低、病毒血症减轻、脑、脾脏、肝脏和肾脏中的病毒载量显著降低,表明E蛋白糖基化在DTMUV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4.E蛋白糖基化在DTMUV引起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感染试验发现消除E蛋白糖基化显著减轻了DTMUV感染后鸭子的血管袖套、卫星现象、噬神经现象、胶质细胞结节、炎性细胞浸润、脑膜增厚等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消除E蛋白糖基化显著降低了脑组织中DTMUV的载量,表明E蛋白糖基化在DTMUV引起的神经毒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E蛋白糖基化在DTMUV引起鸭脑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分别取各试验组鸭子的脑皮层,通过相对qRT-PCR荧光定量发现消除E蛋白糖基化减弱了DTMUV诱导的TNF-α、IL-1β、IL-6和IL-12等促炎细胞因子和IL-8和CCL5等趋化因子的表达,提示E蛋白糖基化在DTMUV引起鸭脑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揭示了E蛋白糖基化对DTMUV复制周期、致病性、神经毒性以及诱导宿主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DTMUV的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抗DTMUV的疫苗设计及药物筛选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