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讨论分析丛慧芳教授运用心-肾-胞宫理论采用滋肾清心方法进行组方用药治疗心肾不交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疾病,观察患者服药前后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性激素(FSH、FSH/LH、E2)水平变化情况来客观评价滋肾清心方法的疗效及探寻其内在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自身治疗前后进行对照的方法,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一门诊及妇科一病房的符合“纳入病例标准和排除病例标准”的34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运用中医中药治疗3个月,对比其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性激素水平(FSH、FSH/LH、E2)的改变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的34例患者,由于某些原因脱落2例,剩余32例患者通过3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87.5%,其中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治疗前后,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下降;血清性激素FSH、FSH/LH、E2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1.基于丛慧芳教授对心-肾-胞宫理论的阐述,为滋肾清心方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提供了理论依据。2.自拟滋肾清心饮在改善心肾不交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月经周期及经量、色质等中医症状及性激素水平方面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卵巢功能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