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的“衰落”及其原因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lo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方式开始建立。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大阪不仅逐渐丧失了其经济首要城市的地位,而且在全国的经济重要性日益降低,相反东京则呈现了与大阪相反的发展脉络,成长为“全球城市”。   随着产业革命的进行,日本经济实现了由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向重化工业的转变。大阪的纺织工业使大阪成为日本近代化的急先锋,明治早期的日本经济处于“大阪时代”。但是在明治政府的主导作用下,重化工企业和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公司逐步在东京建立,经济中心在二战前后完成了向东京的转移。二战后日本经济实现了巨大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大阪和东京虽然从绝对意义上实现了发展,但是在经济组织的高度集中的控制点、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公司的分布、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和研发等各项经济指标上已经无法与东京相提并论,经济重要性逐渐降低。相反东京成长为“全球城市”,日本经济进入了“东京时代”。   本文选取了三个层面来解释大阪“衰落”的原因,即国家原因、产业结构原因和财政原因。在明治政府的主导下很多企业和财阀的总部聚集东京,使得大阪经济逐渐丧失了首要地位,造成其“衰落”。战后日本政府实施了国土综合开发,但是都无法改变东京“一极集中”的状况;战后经济进入知识服务业大发展的时代,东京借助于良好的历史基础,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成长为“全球城市”。大阪不仅在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化的过程中就丧失了优势地位,而且在重化工业向知识服务业转化的过程中,经济重要性也逐渐降低,这也造成其相对“衰落”;大阪的预算总额长期低于东京,财政自主性低于东京,这使得大阪不会提供比东京更加良好的城市软环境,东京的发展有较强的自主性,其“一极集中”的状况也不会有很大改观。大阪很难控制住“衰落”。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及法制文明建设的进展,舆论监督显示出十分独特而有效的监督功能。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2年5月,我带团到古巴哈瓦那大学访问,与不少上了年纪的中国人一样,我对“美丽的哈瓦那”也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哈瓦那紧靠加勒比海,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有许多西班牙风格的老式建筑和教堂,上世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徜徉在哈瓦那街头,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有些建筑虽然因年久失修而墙体斑驳,但是仍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由于长期受美国经济封锁,古巴目前还实行食品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