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的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RAS)系统活性水平和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入选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580例,正常血压对照组320例,入选者均记录年龄、并予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水银柱血压计测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醛固酮(ALD)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活性。各组间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所记录各时间段(24小时、日间、夜间)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与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PRA、Ang ⅡALD、NE活性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高血压分级越高,血浆PRA、NE、Ang Ⅱ、ALD活性水平递增(P<0.05),两者曾同步化;高血脂、高血糖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态血压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水银柱血压计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血浆PRA和NE相关性优越,全天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与血浆PRA和NE活性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亢进及代谢异常在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