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刘易斯一生笔耕不缀,在其文学生涯最辉煌的二十年代,他接连写下了《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长篇文学名作。在这些小说中,他锐利的目光对准了最具美国特色的事和人:小镇和小镇居民,繁华的城市和商人,医学、科学界和医生、科学家,以其辛辣、讽刺又细致、逼真的艺术风格表现了乡镇的保守、顽固,商业社会利益先行的本质和冷酷、商业化的医学界,着重展现了个人在面对压抑、沉闷甚至冷酷、势利的环境时彷徨、冲突和反叛这一永恒的主题,批判的矛头直指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中产阶级。
“人与环境的冲突”这一主题在刘易斯的小说中占据绝对位置,既是作家个人写作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作家对狭隘的乡镇、商业社会利益至上原则的有力控诉和揭露,以及对科学界重实利、轻科学理论现象的批判。
本论文选择作家广为人知的三部代表小说——《大街》、《巴比特》和《阿罗史密斯》,着重分析作品中的“冲突”主题,从而管窥冷漠的商业社会对个人的窒息,及理想的乡镇形象如何在刘易斯的笔下幻灭及其对中产阶级爱恨交织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