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以口传心授和代代相传的独特方式保存于民间的具有传承性和活态性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结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风貌、信仰、思想和态度的重要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的形态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结构,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敢于不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举。充分挖掘和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基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为切入点展开论述。在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的概念、分类和特征的基础上,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备的一般价值。事物存在的意义在于其对周围事物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诸多价值,如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历史价值、社会和谐价值以及教育价值等。以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重点,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结合具体项目的内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丰富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强教育价值旨趣,优化教育情境,提升教育效果。分析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优势所在,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现实要求和可行性。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徽省高校的宣传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运用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应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客观真实性原则、辩证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选择适当融入内容,充分运用融入载体,拓展融入有效方法,营造浓厚融入氛围,提升融入主导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