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平台下实现移动IP技术

来源 :南京邮电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qing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希望有这样一种通信,不局限于某个时间,不局限于具体的通信地点,不局限于所使用的通信工具,只要有通信的需求,就可以随时发起通信,这就是未来通信的雏形.但是,在目前的通信条件下,是无法到达这种要求的.在传统的计算机通信中,在不做任何额外工作的情况下,通信节点是不可以任意移动的,这是因为两个通信节点是通过交换数据包来完成的,而数据包在广域网传播的时候有它自己的一套规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的网络前缀来进行数据包的路由选择.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节点移动到了另外一个网络而不进行网络地址的重新配置,那么,它是接收不到任何它本来可以在家乡网络接收到的数据包.这就要求有一种机制,它使得一个通信节点移动到外地网络时可以和家乡网络保持连接,而家乡网络也需要有相关的实体来提供这种中介的功能.这就是移动IP技术.移动IP技术本身是因特网标准协议的一部分,它增强了IP的现有功能.但是移动IP技术本身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也还有许多新的特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这就迫切需要一个软硬件平台,它应该集成移动IP的成熟的技术和特性,在此平台基础之上实验讨论移动IP中那些还不是很成熟的技术和特性,这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该论文在对移动IP协议进行了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提出了一个移动IP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提供了一个软硬件平台,它实验了移动IP的3个基本功能:代理搜索,注册,包转发.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移动IP的其他高级特性提供了一个基础,具有它的现实意义和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具有分布式协调功能的IEEE802.11(DCF)是一种传统的无线自组织网络MAC协议。此协议中,节点不依赖于基础设施就可以接入信道,全向天线用来传输数据包。IEEE802.11DCF的一个主要
作者在硕士期间从事的项目是远程无线抄表的开发.抄表系统是一个点到多点的通信系统,覆盖面广,用户众多,数据量大.由于抄表系统具有以上特点,对系统的数据传输部分提出了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