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检索对解释深度错觉的影响——总结策略的作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检索日益成为人们快速获取知识线索的主要方式。网络信息检索行为作为从互联网中获得、提取信息的行为,体现了个体互联网之间的互动。研究发现,网络信息检索会影响个体的解释深度错觉,即利用互联网获取、提取信息可能导致个体难以区分内部记忆和外部记忆的储备,进而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内部记忆。然而,相关研究未在实验室情境中检验这一结果,也没能对比不同检索方式对解释深度错觉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总结策略在减少解释深度错觉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前人研究为基础,设计系列实验,探讨网络信息检索行为对解释深度错觉的影响,并探索总结策略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包含三个实验,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实验一验证了网络信息检索对解释深度错觉的影响。实验招募15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69人,女生71人)参与实验,采用Fisher,Goddu和Keil的实验范式,实验包括诱发阶段和自评阶段两部分。在诱发阶段,网络信息检索组被试对给定问题的答案进行检索,标准答案组被试直接获取问题的标准答案,控制组被试则不进行任何任务。在自评阶段,各组被试针对不同领域新问题,自评回答问题的程度。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控制组、标准答案组和网络信息检索组的的自评阶段的分数差异极其显著,标准答案组和网络信息检索组的分数显著高于控制组,网络信息检索组的分数显著高于标准答案组。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对比不同的信息检索方式(包括纸质资料检索、电子资料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对解释深度错觉的影响。实验招募105名大学生(其中男生40人,女生65人)参与实验,采用Fisher,Goddu和Keil的实验范式,实验包括诱发阶段和自评阶段两部分。在诱发阶段,网络信息检索组被试对给定问题的答案进行检索,电子资料检索组被试在给定电子版资料中检索问题的答案,纸质资料检索组被试在给定纸质版资料中检索问题的答案。在自评阶段,各组被试针对不同领域新问题,自评回答问题的程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网络信息检索组、电子资料检索组和纸质资料检索组被试的自评阶段的分数存在显著的差异,且网络信息检索组的分数显著高于纸质资料检索组。  实验三探索不同程度总结策略的使用对解释深度错觉的影响。实验招募98名大学生(其中男生40人,女生58人)参与实验,采用Fisher,Goddu和Keil的实验范式,实验包括诱发阶段、总结阶段和自评阶段三部分。在诱发阶段,深层总结组和浅层总结组的被试都对给定问题的答案进行检索。在总结阶段,深层总结组的被试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深层次的总结,包括:复制粘贴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删除或忽略无关信息、梳理答案的逻辑顺序、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内容,浅层总结组的被试对答案进行浅层次的总结,包括复制粘贴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删除或忽略无关信息。在自评阶段,各组被试针对不同领域新问题,自评回答问题的程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网络信息检索组、浅层总结组和深层总结组被试的自评阶段的分数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网络信息检索组和浅层总结组的分数高于深层总结组。  通过上述三个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网络信息检索行为会增加解释深度错觉,促使人们高估自己的内部记忆存储量,低估自己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2)利用网络检索信息会增加解释深度错觉,用其他检索方式(电子资料检索和纸质资料检索)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3)由网络信息检索诱发的解释深度错觉的增强效应,可以通过深层次总结的策略进行消除,浅层的总结不起作用。
其他文献
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接入对配电网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若调度方法和模型制定不当,将影响到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以及电动车主参与调度的积极性.为此,提出了一种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合作、探究、观察、体验、讨论以及任务型活动等教学理念,为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积极尝试学校提出的“3+1”课
反应性攻击主要指人们在遭受其他人的身体或精神伤害后因愤怒等情绪所产生的应激行为和心理状态。由于反应性攻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要讨论的一个话题,近年也成为心理学研究
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支持源,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因此,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并依据其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团体心理辅
民族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认同的状况将会对国家稳定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天然的民族博物馆,民族众多且风貌各异,是一个多元文化长期并存的立体文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