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传统村落神庙戏场及毗邻民俗文化空间环境改造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ner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活动是传统村落空间活力的主要来源,村落的神庙戏场及民俗文化空间不仅是宝贵的建筑遗产,还是各类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传承的空间,长期以往的传统庙会习俗凝结了村民的精神信仰,促进了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是维系村落人际关系的纽带。城镇化加速使基层农村文化现状呈现“格式化”与“空心化”特征,民俗文化的承载空间面临日渐艰难的生存环境,传统村落的发展出现了文化缺失,村落逐渐失去凝聚力。晋南作为戏曲文化的发源地,留存有各类戏场建筑及非遗民俗文化,本文以晋南传统村落的神庙戏场及毗邻民俗文化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传统观演性建筑及文化空间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对二者的伴生关系进行分析,并赏析相关实践案例;其次通过实地调研、测绘纸画、查阅文献、碑刻史料等方法,对晋南地区七个传统村落的庙会民俗文化空间进行详尽汇总,包括神庙戏场建筑现状、空间分布、整体空间形态及内部民俗活动的生存状态,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类归纳;进而深入的对传统庙会各活动空间进行分类剖析,包括祭祀祈福空间、社火行径空间、交易买卖空间、献戏娱乐空间,研究各空间要素与民俗活动的关联关系;进而提出物质承载空间与民俗活动联动保护的策略,针对晋南多数传统村落神庙戏场及民俗文化空间品质较差、空间萎缩的现状,以稷山县北阳城村为个例进行实践,最后归纳探索出晋南同类型传统村落神庙戏场及毗邻民俗文化空间环境改造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论述,希望探索出与晋南民俗文化相适应、与村落发展相协调的神庙戏场及民俗文化空间的改造方法与原则,合理利用传统村落中的民俗文化空间,妥善处理有价值的民俗文化遗产,最大限度的对优秀民俗文化及其文化空间进行传承保护。
其他文献
伦理关系包括主体、主体需要、主体意识等三个基本要素。这三大要素可以归结为客观实体关系与主观精神关系两个方面,前者是伦理关系的物质承载者和实体表现,后者是伦理关系的
2007年在马钢输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部署的基于C/S架构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存在客户端维护工作量大和业务局限于企业内网等缺点。随着工业
介绍了第三代高分子材料之一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增粘装置的工艺参数。
道教是我国现行五大宗教中唯一的本民族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孕育的产物。与世界宗教相比,道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文章从出世与人世,生死、神形及因果报应等三个方面,阐述道
在胶印机的输纸过程中,递纸咬牙把静止在输纸板上的纸张叼起,交给压印滚筒上的咬纸牙,送入旋转着的印刷滚筒中进行压印,纸张在进入压印滚筒印刷时,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受摩擦
《碎片时代》是香港艺术家林东鹏在北京的首次个展,他带来了一系列的物品、手稿、绘画和装置作品,让观众得以一窥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分裂的自我”是林东鹏一直以来探究的主
随着IT时代的到来,数码相机已经厂泛被大家接受,并成为一种普及的时尚用品.如何让数码相机发挥很好的作用,照出令人满意的照片,曝光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