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石化工业开发的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杨庄河工业区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化工属高污染行业,其生产工艺复杂,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多。生态脆弱区石化工业的开发建设,必将增加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压力,如何在脆弱生态区发展石油化工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地处黄土丘陵地带的延炼杨庄河工业区为例,对其进行生态承载力研究。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主成分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及逐步回归分析法为手段,针对研究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特点,根据现有基础资料,对研究区域的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探讨了区域近些年生态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并预测了研究区域未来十五年里生态承载力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研究区域二期工程建设的产业布局、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1)分析了研究区域的生态脆弱性特性和成因以及石化工业开发对研究区域的影响。以现有的生态承载力理论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研究区域特定的自然、生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从资源承载力、人类社会影响力、环境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四个子系统构建了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2)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域1999年至2003年及2006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现状分析及评价。通过对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的综合分析,认为资源的储备状况及利用方式是影响区域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脆弱的生态环境背景是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下降的客观原因,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是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下降的诱导力。 (3)根据现状分析评价结果,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预测了研究区域2011年、2016年和2021.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2006年后,区域生态承载力呈现快速回升状态,由不可承载逐步趋向于可承载。分析其原因发现,随着研究区域所在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通过转变产业结构模式,可以缓解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项目的开展,能够逐步改善区域原有的脆弱生态环境,从而使得研究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得到回升。 (4)根据现状评价及预测结果,针对研究区特定的环境特征,提出维持研究区良好生态承载力的对策:研究区域是集农业、工业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区内工业的发展需以资源环境的持有存量为基础,引进高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以较低的资源投入换取较高的农业产出,实现农业与工业的和谐共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剧烈塑性变形(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SPD)是制备细晶板材、优化板材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能有效细化材料的晶粒尺寸,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尤其适
期刊
We design and synthesize a series of novel silicon(Ⅳ) phthalocyanines (SiPcs,1a,2a,1b,and 2b) axially conjugated with arginine or arginine-containing oligopept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