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淑敏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具实力和个性的女作家之一.80年代后期以来,她发表了近400万字有影响的作品,在海内外获奖30余次,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毕淑敏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她16岁赴藏从戎,更有着22年行医经历.她半道出家,1987年,她发表第一篇作品时,已经35岁.她是继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大师后,又一位弃医从文的作家.不凡的人生经历使毕淑敏的创作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使她具备了作家与医生的双重视角和医学视景,具备了独特的透视肉体与灵魂双重生命的目光,使她具备了很多作家,由其是女作家很难具备的勇气、广阔的胸怀和悲悯的情怀,具备了一种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毕淑敏以作家和医生的双重视角关注写作对象,从生理、心理、伦理、道德多层面全方位地透视人生;她锁定医学题材,以文学化的"医学"的内容及其叙事表现独树一帜;她以从容淡定的口吻冷静地阐释"生"与"死"的主题和宏大的人文关怀,并以日臻成熟的创作跨越了单一的社会学视角,上升到对生存价值的追问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上,使作品获得了哲学意义和审美意义上的超越;她借医生与患者以及疾病与治疗这两类复杂的医学体系中最基本的功能关系的文学化的开掘,寄托和表达揭示人性弱点,批判和改造的文学主旨;她给医学裹上了文学的外衣,以医学的"冷"和文学的"热"来打造人物的性格,把沉重的医学话题和艰深、晦涩的医学术语以文学的笔法写得轻松、幽默、好看.在医学和文学领域游走的毕淑敏是中国文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