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与诗歌审美意象的生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是一种先验现象学的意识。诗在被显现的同时得以构成,并非主客二分。因主客二分的意象只是被动且机械地显示在场的物理事物和抽象理念,而非不在场的情感世界,它必须被超越为纯意识。从柏拉图到康德以至黑格尔的传统西方哲学日益趋向主客对立统一。他们认为主客彼此外在,也可通过想象力这一桥梁合一,这就是主客二分。以康德为代表的主客二分式的诗意象是想象力在既定的理性观念范围之内产生的无数个感性形象中最能表现理念的那一个,是“最高度”。康德的意谓到此为止,因为他说,就连荷马那样的诗人也不知审美意象是如何形成的。难道诗的意象只是因表现而生成,并不是构成的吗?它们能彼此相通而丰满和生成吗?作为诗的灵魂,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打破了诗的分离状态,通过意向性、还原、直观和交互主体性实现了诗的构成。在诗的自由想象中,意识的变更使得意象最容易清晰和生成。诗显现了一个生活世界,是在场与不在场的情意世界的合一并因饱满和自明而产生。诗意通过在场显现不在场,因而,诗是纯意识,并指向不在场。诗的审美意象不仅是纯意识的结果,而且是其原素。然而,主客二分的诗却指向在场的物理实体或抽象理念,因而必然会失去活力。生活世界意为“天人合一”。在这一点上,胡塞尔,海德格尔、德里达等都是一脉相承的。尽管胡塞尔没有明说,但他的生活世界已暗指了这一学说。海德格尔发展了胡塞尔的学说,并且说“人诗意地栖居”。据此,本文分七章论述了诗的本源性构成及其对主客二分的超越。第一章属于论文的引言部分,介绍了论文目前的研究范围,胡塞尔具有代表性的现象学经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胡塞尔关于语言意义和诗的观点,现象学对于研究诗的意义及本论文的结构。第二章论述胡塞尔关于语义和诗的观点。诗的诸意象是不是只表现依存性而非相互能动地构成呢?胡塞尔认为语言意思是意向性和直观地构成的,是互通从而可以独立的。语义因其本身具有普遍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还原直接经验后可充当纯意识。诗通过现象学纯意识而生成。诗的意象只能是相通地能动地构成,并非机械地被动地表现而生。第三章论述先验现象学的核心——意向性。语义的普遍性及其特性说明了必
其他文献
采用电子束蒸镀预制层,再对预制层进行硒化的两步法工艺,通过调节硒化温度和退火时间,在玻璃基底上成功制备了SnSe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
背面减薄是制备InP基光电子芯片的一道重要工艺.晶圆被减薄后失去结构支撑,会因应力作用产生剧烈形变,翘曲度大幅提高.严重的翘曲会使芯片可靠性降低甚至失效,应对晶圆的翘曲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种n型压电半导体纳米线(氧化锌)的电热耦合性能,分析了外部温度对氧化锌纳米线内部机械场、电场及电流场分布的影响,并讨论了本构方程线性化对电
匀光系统的均匀性是实现深紫外CMOS图像传感器参数测试的关键.根据傅里叶光学理论,结合ArF准分子激光输出光斑特点,设计了复眼阵列匀光系统的初始结构,并在ZEMAX非序列模式下
本文以吴歌精华部分的翻译为例示主要探讨了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描述翻译学中的翻译三角——译文功能/地位、翻译过程和译文文本;其二是运用所构建的规范目的论模型对某吴歌翻译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中温度和应变与布里渊频移成线性关系,为了提高温度和应变测量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次多项式拟合算法用于提取布里渊频移.该算法分为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信号信噪比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MD)结合独立成分分析(ICA)的去噪方法.首先,采用模拟退火方法(SA)对VMD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