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促进我们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更高水平和质量的教师,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它是第一个在我国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在国家层面上对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个总体设计,对各个教师教育机构如何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参考依据和要求。这个标准自颁布以后,国内各个师范院校进行了广泛讨论。师范院校如何按照本身的实际情况,有效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自建立以来,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所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是学校的特色之一,是与其他非师范院校相互区别的一个重要特色。2004年,学校提出要实施双学位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它反映了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教师教育培养方向的转变。它是在教育时间不改变的情况下,把教师的定向培养与非定向培养相结合,能够使教师素质得到提高的一个有益尝试。说明白点,这个培养模式就是要对师范专业的学生进行两个学位的教育。所有师范生在修读第一学士学位的同时,必须修读教育学第二学士学位,这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仅此一家,独树一帜。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为个案,调查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教育学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进行揭示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教育学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衔接的理念。最后,从教师教育机构、教育学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教师和教育学二学位专业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二者衔接的有效策略。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笔者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颁布的背景出发,介绍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实践性的重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对实践性的要求。第三部分,笔者对内蒙古师范大学自建校以来教师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经过文献梳理,笔者认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经历了单一课程阶段、课程群阶段和教育学二学位课程体系阶段。第四部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教育学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教育学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第五部分,笔者从实践取向的层面出发,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教育学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衔接的理念。第六部分,从教师教育机构、教育学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教师以及教育学二学位专业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教育学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衔接的有效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的浪潮正席卷着全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浪潮风起云涌。现代远程教育蓬勃发展,在线学习社区已经成
回望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历程,有人如是评论:“中国的物质财富在刚性崛起,但中国人的精神脊梁却在急剧塌陷。”不可否认,一些企业家在经济利益趋使下违背社会伦理道德,为追求自身经
本文以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从三种需要理论入手,全面系统分析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的特点及属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
"权利的时代"中权利泛化语境下,大众参与体育运动可能性的传统道德追求被冠以"权利"的名号,一些学者开始主张"体育权"是一项人权,应由法律明确规定和保护。但无论是各国现行
“教师”是一种育人的崇高职业。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担负着培育“四有”新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以满腔的热情来对待教育事业、
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心理韧性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心理韧性是指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大学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适
当代大学生富有朝气,是我国人才资源中最保贵的财富之一。他们思想活跃,代表着社会进步的力量,是祖国的未来,、各条战线很多岗位上都突显出他们的优势,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敏感、思想最活跃、比较有影响力的公共领域。高校的稳定历来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和“温度计”,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自实施以来,为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培养了众多民族骨干人才,为西部地区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递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给予更多关注。近年来,充满青春活力的苗条身材成为现代女性良好自我形象的标志之一。年轻女性往往因为对自己身体外形不满而影响其认知模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