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BBP)的大量生产和广泛运用,它已成为全球性的有机污染物,作为一种环境激素,逐渐引起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毒性,可影响雄性动物生殖和发育,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SCGE技术、酶活性测定及RT-PCR法联合评价BBP的雄性生殖毒性,藉以探讨其损伤机制。1.BBP对小鼠睾丸能量代谢相关酶的影响雄性小鼠经BBP染毒后,检测睾丸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Ca-Mg-ATPase的酶活性。500 mg/kg与1000 mg/kg染毒组的SDH、LDH和Ca-Mg-ATPase的活性均下降显著(P<0.01)。较高水平的BBP不仅干扰了睾丸组织的有氧代谢及无氧代谢的产能过程,还干扰了生殖细胞对能量的利用,揭示能量代谢的障碍可能是BBP对雄性生殖细胞损伤的原因之一。2.BBP对小鼠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血清中的谷胱甘肽(GSH)水平、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未发生改变;各剂量组睾丸GSH水平和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说明BBP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小鼠睾丸脂质过氧化损伤,但是从整体来看可能机体内氧化-抗氧化水平尚处于代偿状态。3.BBP对小鼠精子的DNA损伤作用通过彗星实验,发现各BBP染毒剂量组均出现精子细胞DNA损伤。“彗星”的尾部DNA含量及尾距也增加,DNA-蛋白质交联(DPC)系数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并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以上说明BBP能够导致小鼠精子细胞的DNA损伤。4.BBP对小鼠睾丸IL-1β和TNF-αmRNA表达的影响运用RT-PCR法分析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对小鼠睾丸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小鼠睾丸IL-1β和TNF-α的转录稍有上调,但无显著性差异;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小鼠睾丸IL-1β和TNF-α的转录显著上调(p<0.05,p<0.01)。由此可见,BBP可使小鼠睾丸内细胞因子IL-1∞和TNF-α的转录水平上升,从而表达增强,这可能是BBP对小鼠雄性生殖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