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CXCL16在正常皮肤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表达,在银屑病皮损表皮和真皮中表达强度增加,其唯一受体CXCR6在银屑病中主要表达于CD8~+T细胞上,在CD4~+T细胞上也有表达。已知在银屑病皮损的表皮中主要为CD8~+T细胞,而在真皮层则主要为CD4~+T细胞,然而CXCL16及其受体CXCR6在点滴型银屑病和斑块型银屑病皮损各层中的表达模式及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尚无系统研究。本文探讨了CXCL16及其配体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并与CD4~+、CD8~+T细胞的分布等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CXCL16及其配体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5例点滴型银屑病皮损、15例斑块型银屑病皮损和3例健康皮肤做CXCL16、CXCR6、CD4和CD8免疫印迹染色,结果采用光学显微镜和TG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系统对皮肤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乳头层和真皮网状层的上部各细胞因子在皮肤各层中的阳性细胞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CXCL16、CXCR6、CD4和CD8阳性细胞百分比在点滴型银屑病、斑块型银屑病和健康对照组中各层的表达差异,及CD4和CD8配对比较阳性细胞在点滴型和斑块型银屑病中的表达情况和差异性,最后对CXCL16与CD4、CD8、CXCR6阳性细胞百分比以及CXCL16和CXCR6与PAS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XCL16在银屑病皮损全层中表达,在颗粒层、棘细胞层、乳头层和真皮网状层上部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各层分别为:p=0.003,p=0.028,p=0.028,p=0.0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点滴型银屑病和斑块型银屑病中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CXCR6在点滴型银屑病和斑块型银屑病各层表达无差异,在棘细胞层、乳头层和真皮网状层上部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各层分别为:p=0.04,p=0.022,p=0.0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D4阳性细胞百分比在点滴型银屑病和斑块型银屑病中无差异,在真皮网状层上部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D8阳性细胞在银屑病棘细胞层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斑块型银屑病皮损的棘细胞层高于点滴型银屑病的棘细胞层(p=0.0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基底层和真皮浅层二者无明显差异;配对检验CD4和CD8阳性细胞百分比的结果表明在斑块型银屑病的棘细胞层和基底层CD8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CD4阳性细胞百分比(p=0.008,p=0.0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点滴型银屑病皮损中CD4阳性细胞百分比与CD8阳性细胞百分比在棘细胞层和基底层无此差异,相反在真皮网状层上部表现出CD4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CD8阳性细胞百分比的现象(p=0.01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XCR6与CD8阳性细胞百分比在棘细胞层呈正相关(r=0.653,p=0.00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XCL16与PASI评分在银屑病皮损的乳头层正相关(r=0.598,p=0.00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银屑病皮损中,CXCL16全层表达;CXCR6主要表达在点滴型银屑病和斑块型银屑病皮损的棘细胞层、乳头层和真皮网状层上部。CXCL16的过度表达与T淋巴细胞趋化、归巢、皮损的发生与维持相关。银屑病皮损CXCL16表达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也许可作为银屑病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