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笛卡尔哲学中的经验论因素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_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笛卡尔是西方近代欧洲大陆唯理论的奠基人,他崇尚思辨的自由,高擎理性的大旗,为理性主义的先驱之一。他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确立了他的哲学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尽管笛卡尔被公认为欧洲大陆唯理论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但是,在承认其哲学具有鲜明的唯理论色彩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含有一定的经验论思想因素。在有关认识起源和途径这个问题上,笛卡尔认为有些观念(如上帝观念等)是天赋的,这就使他与经验论区别开来,体现出鲜明的唯理论立场。但是,他并没有由此便进而认为所有观念都是天赋的,而是承认有些观念也来源于感觉和想像。这表明,在认识的起源问题上,他并未完全排斥经验论的立场。当然,他认为天赋的观念要比来自感觉和想象的观念更加可靠,即天赋观念具有更高的确定性。这自然体现出了他的思想的唯理论倾向。“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因此,有关“我思”即自我意识的理论,在其哲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般认为,笛卡尔所说的“我思”,主要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之思。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很可能还是因为人们首先从唯理论的角度来理解他所说的“我思”。但是,根据笛卡尔本人的论述,我们却容易看出:他所说的“我思”,内在地包含了感觉和想像在内,而并非是一种单纯抽象的概念之思。当然,对笛卡尔而言,内含于“我思”之中感觉和想像,作为一种内在的思维方式,有别于对于外物的感觉和想像,后者依附于物体的存在,而前者则完全处于思维之内。尽管笛卡尔“我思”所包含的感觉和想像仅仅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感觉和想像,是一种被割断了同外物的关联的内在意识,但是,把作为内在意识的感觉和想像也当作“我思”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毕竟表明:笛卡尔所说的“我思”,作为凭借内在直观而被自明地认识到的内在意识,确实并不能简单地被归结为单纯逻辑的、概念的思维,而是包含内在感觉和想像的一种整体性的内在意识。这也表明:他的“我思”理论也包含着经验论因素。尽管笛卡尔在确立“我思,故我在”命题的过程中,对感觉和想像的可靠性提出了普遍的怀疑,由此也怀疑由感觉和想像所见证的外部事物的存在,但是,在确立了“我思,故我在”原理之后,他又论证了一个绝对完善的、不会骗人的上帝的存在,由此,他最终又告诉我们应该相信感官的一切见证,即试图用感觉和想像来证明物质实体的客观存在。由此可见,笛卡尔同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唯物主义哲学家一样,都试图立足于感觉和想像来论证物质实体的客观实在性,这充分体现出其物质实体理论的感觉论基础。对笛卡尔哲学中经验论因素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笛卡尔哲学,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欧洲近代大陆唯理论与英国经验论既相互区别和对立、同时又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复杂关系。当然,如何更加准确地把握笛卡尔哲学中唯理论的主导方面和经验论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其他文献
自从人类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那一刻起,就对自身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人的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源远流长,纵观历史,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他们都对此进行了探索,但是由于哲学家们受当时特定
基于当下盛行的技术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与人的维度透视当代技术创新的实践形态,指出技术创新的一种全新转向——技术创新异化的人文转向。分析了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和过程阶段,并对人文词源进行了考辩,探讨了技术创新与人文的关系,揭示了技术创新异化人文规约内涵、必要性、目标和阶段。技术创新异化的人文规约,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一种全新诠释。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全面引入人文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类的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