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眩晕患者,计60例,随机分成针刺加西药组(观察组)和单纯西药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其中溶入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8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14天一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肝肾阴虚证患者主穴选风池、百会、四神聪、大椎、太冲、太溪;气血亏虚证患者主穴选风池、百会、四神聪、气海、血海、足三里,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14天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伴随症状及体征、中医证候进行对比观察,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临床症状,二者疗效相当,观察组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临床治愈疗效方面,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愈20例,治愈率66.7%,对照组临床治愈12例,治愈率40.0%,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针刺疗法在治愈方面更具有优势。
2.观察组在治疗伴随症状及体征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伴随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减轻或消失,对照组治疗后仅有部分症状及体征减轻或消失,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针刺对于治疗恶心、呕吐、头痛方面更擅长,而且治疗效果更彻底。通过临床观察,还发现针刺内关、足三里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恶心与呕吐症状,针刺太阳、率谷、风池则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并且起效快,效果佳。
3.针刺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和治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但在改善不同证型的中医证候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经统计学分析,P<0.0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11例,治愈率36.7%,对照组治愈3例,治愈率10.0%,两组治愈率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在治愈中医证候方面较对照组更有优势。而观察组在治疗肝肾阴虚证和气血亏虚证的中医证候方面效果相当,观察组中肝肾阴虚证的治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4.4%,气血亏虚证的治愈率为41.7%,总有效率为100.0%,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能说明观察组治疗气血亏虚证的疗效优于肝肾阴虚证。
结论:针刺不但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伴随症状、体征,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中医证候,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