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oxistaurin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中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形态学上探讨不同剂量Ruboxistaurin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将出生7天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高氧模型组,药物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之外,其余组放入氧分压为(75±2)%的氧箱内饲养5天后取出,然后药物治疗组小鼠经胃灌注不同剂量Ruboxistaurin,空白对照组灌注相同剂量甲磺酸盐,于鼠龄17天时将所有小鼠全部处死,取其眼球做标本固定,分别用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和偶氮蓝(Evans蓝)灌注血管造影法比较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情况。结果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鼠的视网膜中央及远周见无血管灌注区,周边部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治疗组与高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突破视网膜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核明显减少,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较高氧组也明显好转。结论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建立成功;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较正常组增多;Ruboxistaurin能改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情况。
其他文献
背景:   肝动脉并发症包括肝动脉闭塞(HAT)、狭窄(HAS)和假性动脉瘤等,发生率约为5-20%。早期、准确评价肝动脉病变并指导临床进行处理,是避免发生移植物失功和再移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