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关注思维的教学,随着计算思维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到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计算思维被看作是程序设计模块的思维品质,国内高中程序设计的计算思维教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教学实践中都处于探索阶段,程序设计中计算思维教学没有形成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何在高中VB程序设计中开展计算思维教学?是本研究的的出发点与归宿。研究在梳理计算思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明确本研究计算思维的关注点,包含“分析问题”、“抽象”和“算法与程序”能力,影响计算思维的态度因素有“兴趣”、“信心”和“交流与合作”。其次,根据国外已有的计算思维教学实践,结合国内程序设计教学实际,构建基于计算思维的高中VB教学模式。接着,根据构建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最后选取研究班级进行行动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访谈以及课堂教学反思对基于计算思维的高中VB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修正。研究选取南京H中学高一年级XX班进行教学实验,经过《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三轮的行动研究,发放测试问卷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态度进行测试,共得到三组数据,随后对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计算思维发展情况。经过分析,得出研究结果为: (1)实验前后,学生计算思维成绩有显著性提升。 (2)实验前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有显著性提升;学生“抽象”能力有显著性提升;“算法与程序”能力无显著性提升,但整呈现上升趋势。(3)学生对程序设计态度有所改变,表现在:学生对程序设计课堂兴趣浓厚;体会到合作与交流带给自己的帮助;有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并对课堂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计算思维教学取得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行动研究计算思维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即采用测试问卷与访谈、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从质和量的角度说明了基于计算思维高中VB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但在教学中教学模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需要根据情况做适当调整。研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知识点的精讲;把握课堂讨论的进度与深度;课堂给予学生足够时间亲身经历,获取“做的经验”;教学模式环节的先后顺序要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