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是全球多发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全身多个器官深受其害,其中视网膜病变(DR)对视力威胁极大,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尤其多见,目前严重、复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医疗资源及疗效十分有限,关键在于预防。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因素众多,近年来发现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1],虽然研究证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将加重大血管壁粥样硬化的形成,使心、脑大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2],并且也指出高血压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然而,高血压对微血管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尤其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方面的研究证据甚少。本文将以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基础进行初步探讨。目的本文将初步探讨血压及其它风险因素对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为预防、治疗和健康宣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内分泌科706例进行过双眼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的Ⅱ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lA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双眼免散瞳眼底照相图片。根据对眼底照相的判读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和视网膜病变组(DR),根据国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将DR组分为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此外,根据血压值分为正常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分析高血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1.年龄、糖尿病病程、FPG、HbAlc、SBP、DBP和TG在NDR组与DR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性别、BMI、TC、HDL和LDL无明显差异(P>0.05)。2.以年龄、糖尿病病程、FPG、HbAlc、SBP、DBP、TG为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病程(OR:1.116;95%CI:1.086,1.148;P<0.05),FPG(OR:1.054;95%CI:1.011,1.099;P<0.05),HbAlc(OR:1.216;95%CI:1.111,1.332;P<0.05),SBP(OR:1.022;95%CI:1.012,1.032;P<0.05),TG(OR:1.157;95%CI:1.038,1.290;P<0.05)与DR的关系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DR分组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征比较结果:BDR与NDR组间比较,糖尿病病程、FPG、HbAlc、SBP均有显著差异(P1均<0.05),而TG无明显差异(P1>0.05);PDR与NDR组间比较,糖尿病病程、FPG、HbAlc、SBP、TG均有显著差异(P2<0.05);BDR与PDR组间比较,糖尿病病程有显著差异(P3<0.05),而FPG、HbAlc、SBP、TG均无明显差异(P3>0.05)。4.高血压分级与DR分期比较结果:χ2=8.418,P>0.05,高血压分级与DR分期的关系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BP、糖尿病病程、FPG、HbAlc以及TG是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2.糖尿病病程越长,DR病变程度越高,但FPG、HbAlc、SBP、TG水平及高血压分级与DR的病变程度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