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驱动水平机械臂的分层滑模变结构控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一般的机器人运动控制不同,人类(或者其它生物)的运动是高度耦合的,并且极善于利用这些运动耦合完成运动能量的传递。同时,人类也很善于利用筋健、关节的限制和弹性来实现运动控制和能量的传递。和机器人相比,人的运动有高得多的运动效率。通过研究,我们把人的这种运动传递关系简化为驱动关节(Actuated joints)和非驱动关节(Underactuated joints/Passive joints/Free joints)的运动耦合关系,由驱动关节通过动力学耦合关系带动非驱动关节完成所需的动作,从而模仿人类的运动传递过程。我们把这样含有非驱动关节的运动系统称为欠驱动系统,对欠驱动系统的控制研究不仅是对于仿生机构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其它方面如空间机器人、低成本机器人等,包括现有类型的机器人的控制性能改进等均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在欠驱动系统里,由于非驱动关节的存在,运动控制比一般的机器人要困难得多。因为非驱动关节不能直接控制,系统属于非完全可控系统,一般的光滑反馈控制方法对这样的系统是无效的。基于同样的理由,欠驱动系统的运动规划比一般机器人要困难得多。因为非驱动关节是由动力学耦合关系驱动的,所生成的运动轨道不仅要满足运动学关系,还必须满足动力学耦合关系。这里还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反馈能否实现的问题,由于运动轨道高度依赖于动力学模型而且难以靠反馈控制补偿,模型的误差将造成轨道最终无法实现。由于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不同类型的非线性特征,难以找到一种通用的,效果较好的优化方法。 针对欠驱动系统运动控制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变结构控制的方法。基本思想是在经典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滑动模变结构控制来实现具有非驱动关节机械臂系统的反馈控制方法。最后,通过理论证明和仿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对仿真方法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欠驱动系统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研究领域,国内的研究还不多,国外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为欠驱动系统的反馈控制以及运动
其他文献
本文以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器设计与实现为主题,着重探讨无刷直流电机无传感器转子位置检测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 本文建立了基于Simul
导航控制问题是移动机器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为载体,通过导航控制系统实现在复杂环境下的正确导航。 本论文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目的了解天津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HIV的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17年1月至12月,在天津市通过网络和现场招募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并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6 597名调查对象HIV的感染率为2.8%(184/6 597),梅毒感染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