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理论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得出结论:农村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二元经济转型。二元经济转型问题是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而农村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目前我国正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如何发挥农村金融的功能,使之有助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型,是一项重要的课题。首先结合金融发展理论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构建出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二元转型的模型,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二元转型理论上存在着关系。同时,从资本积累和金融资源等方面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影响二元经济结构的路径,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二元转型是有促进效应的。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村向外输送更多金融剩余;二元经济结构在改革开放初期有所弱化,而到90年代后,二元经济结构开始恶化,2004年以后,二元经济结构有所缓慢。利用全国1978-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首先,基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角度,通过建立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了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改善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有利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在短期内有助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从长期看,会阻止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在短期内会加剧经济二元性。其次,基于劳动力生产率差异角度,经过协整检验分析得出,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会加大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不利于经济二元转型;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阻碍经济二元转型;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则有利于缩小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差距,弱化经济二元性。最后,基于剩余劳动力流转角度,经过协整检验分析得出,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有助于剩余劳动力加速流转,缩小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二元转型,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不能促进经济二元转型。最后根据前面实证分析,从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效率以及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来提出促进经济二元转型的金融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