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对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通心络胶囊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探讨其是否能防治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中药防治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行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依据术后是否服用通心络胶囊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4例,对照组36例。术后除常规用药控制血压、血糖及其他危险因素外,对照组予以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q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d、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 q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q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用中成药通心络胶囊1.04g bid,其中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术后服用半年后停药,余药物长期服用。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年时随访。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术后缺血事件及动脉再狭窄发生情况。  结果:  1.血液指标检测:两组用药均可明显降低LDL-C水平,且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再狭窄发生情况: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再狭窄发生率为2.5%,症状性缺血事件发生率为3.75%。两组治疗方案对患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未见明显差异(P>0.05);  3.高危因素影响:高血压、高血糖及是否合并有除支架植入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血管狭窄对再狭窄事件的发生未见明显差异(P>0.05);  4.安全性分析: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安全性。  结论:  本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与他汀类药物合用能更好的降低LDL-C水平,发挥出了中药在协助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优势,但其在预防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方面未见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阐述《伤寒论》中产生脾胃病变的病因病机,对六经病中产生的脾胃相关病证形成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方法:收集中医经典及历代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现代临床报道,阐
目的:比较参花降糖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和单独服用二甲双胍(对照组)在改善IGT患者临床症状、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水平、体重指数、不良反应及糖尿病转化率等方面的差
目的:观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温针灸疗法与普通针刺法二者对于治疗脾胃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明确温针灸疗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临床防治该疾病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