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沌控制的混沌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沌同步在物理学,电子工程学,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混沌系统的动态行为对系统初值及参数之变异非常灵敏,且混沌轨迹具有不可预测的特性,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新的保密机制,新的保密途径确保信息安全。因此,将混沌系统应用于通讯之加密及解密,颇受研究者重视。本文重点研究了混沌保密通信的关键技术—混沌同步问题,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一,对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概述和介绍:反映混沌动力学特性的定量指标李亚普洛夫指数;研究混沌系统同步时需要构造的李亚普洛夫函数;以及用来判定混沌系统同步的李亚普洛夫稳定性定理等,随后分别对时变系系统,时不变系统,时滞系统进行了系统地稳定性研究和分析。二,在混沌系统的脉冲同步的判别准则和设计方法部分,首先根据脉冲微分方程理论,采用构造出原系统的比较系统,通过判别比较系统的稳定性来判定原系统的稳定性的方法,论证分析得出保证脉冲微分系统渐进稳定的充分条件,然后以典型的Lorenz,Chua,统一混沌系统为例,对其进行了脉冲控制的稳定性分析;根据混沌系统的参数和脉冲控制的准则,重点研究了混沌系统的脉冲同步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同步误差进行线性反馈,对系统施加脉冲作用,从而改变其状态变量使两个混沌系统同步,采用通过判别比较系统的稳定性来判定同步误差系统的稳定性的方法和将同步误差系统稳定至状态空间的原点处达到稳定。并使用计算机对其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其有效性。三,利用上述理论进行保密系统设计。该设计信息可以不用通过公共渠道来传输信号,但在接收端可以被感应到。这一脉冲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仿真结果结果充分验证了该方案的性能。
其他文献
最近,无线传感器网络吸引了许多研究人员的注意。作为一项重要的应用,传感器监测系统被用于许多场合中。传感器节点经常由电池提供能源并且有着能量的限制。由于传感器监测系
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核处理器已经渐渐普及,现在的个人PC机基本上都已采用多核处理器,硬件的发展需要配套软件的跟进,因此作为最为重要的配套软件的操作系统对多核
随着因特网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户希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都能获得互联网服务。为此,IETF制定了移动IPv6,在全球互联网范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很多应用都需要进行数据收集:每个无线传感器感知它附近区域的信息,生成相应的数据包,然后将数据包通过一跳或者多跳路径发送到基站或者汇聚节点。很多无线传
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流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的互联网应用相比,流媒体具有高带宽要求,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所以在传统的C/S架构中的服务器的资源(比如带宽,存储能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网络服务种类日趋多样,各类网络应用的需求迅速增长,网络规模急剧扩大,网络设备的复杂
语义Web被看成是当前Web的扩展,目前已经成为数据与知识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语义Web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增加一些语义信息实现对Web上信息的表示及获取方式的改进,使得信息能
近年来,网络通信新技术层出不穷,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带来的不仅是对经济增长的刺激,它同时也深深改变了大众群体的消费理念。传统的基础通话服务已经不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