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师生学习动力匮乏在当前幼师学校中已逐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职业教育备受重视,不断拓展前进空间的大背景下,幼师生学习动力匮乏风气的扩散势必影响整个国民教育中“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随着高等学校扩大招生的冲击,幼师生生源的数量、质量连年降低,学生学习动力匮乏现象有增无减。具体表现为:学习无计划,缺乏上进心;不讲求学习方法;无成就感,无抱负和理想,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学习成为一种应付考试手段;学习中各类违纪情况屡有发生,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学生就业前景堪忧,更使得在校生的学习状况今不如昔,每况愈下。而在已经变化了的时代大背景下,幼师学校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和授课模式都没有充足的准备和革新,只能仓促应对。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导致学习动力匮乏的因素改变起来不是很容易,但学校的课程改革、激励机制的完善和就业率的提高则应该是完全可控的。要扭转学习动力匮乏风气蔓延的不利局面,幼师学校教育须及早确定自己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实际位置,并以此来调整办学思想和培养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提高幼师生质量。考察研究白城师范学院分院、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分院、吉林华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民办学校)4所职业学校幼师生学习动力匮乏情况可以发现,幼师生学习动力匮乏具有程度轻重不一的普遍性。本次研究对幼师生学习动力匮乏的原因从学生自身、学校、教师三方面寻找根源:学生自身方面有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科情感不良;学生学习心理素质较差;影响学习兴趣等原因。学校致使幼师生学习动力匮乏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够灵活;第二,特色专业建设力度不够;第三,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教师方面谈,致使幼师生学习动力匮乏的原因是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术钻研氛围不浓,教学观念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针对以上症结,本次研究提出一些关于解决学习动力匮乏问题的思考:首先,学校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改变学校教育中导致学生学习动力匮乏的主要因素,这其中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专业建设、学分制、弹性学制、教学方法、就业环境、心理健康、校园文化等多项内容;最后,通过教师这一指导学生增强学习动力的关键角色使上述各项工作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