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红缨合耳菊提取物的美白机理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muzhe8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红缨合耳菊(Synotis erythropappa(Bur.et Franch.)C.Jeffrey et Y.L.Chen)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属西藏特有植物。产于西藏东南部,西藏当地女性将红缨合耳菊捣碎、烧成灰等后,敷在皮肤表面用于皮肤保养及紫外线防护。黑色素的大量产生是皮肤变黑的重要原因,人体中酪氨酸酶是催化酪氨酸形成多巴,以及多巴形成多巴醌,并最终产生黑色素的关键酶。羟自由基是人体内产生的不稳定的且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与人体的衰老有密切的联系,氧自由基同样对人体的衰老有密切关系,同时它也在黑色素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氧化的作用。当自由基大量产生,又得不到有效的清除时,会导致机体组织不断老化。本文通过研究红缨合耳菊提取物的美白机理,包括红缨合耳菊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B16细胞的影响、自由基清除作用等,探讨了红缨合耳菊在美白方面的功效。取得的结果如下:一、以酪氨酸为底物,探讨红缨合耳菊提取物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红缨合耳菊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分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7.8、140μg/mL。并能使抑制过程产生延迟作用。二、以多巴为底物探讨红缨合耳菊提取物酪氨酸酶双酚酶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红缨合耳菊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分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对双酚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1.2、59.6μg/mL。通过动力学实验得出抑制类型分别为竞争性抑制以及非竞争性抑制。三、探讨了红缨合耳菊提取物对B16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缨合耳菊提取物对细胞形态和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最大320μg/m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可达到65.67%,而正丁醇萃取部分及水溶部分仅为10%左右。四、红缨合耳菊提取物在抗氧化方面的研究,探讨红缨合耳菊提取物对DPPH和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量。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抗坏血酸相媲美。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2.51、5.12μg/mL,与抗坏血酸的IC50值2.42μg/mL相差不多,对氧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为0.27、0.39 mg/mL。上述实验证明红缨合耳菊提取物具有抑制酪氨酸酶单酚酶及双酚酶的作用,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此外还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损伤、抗衰老的双重功效。有望用于美白护肤和抗衰老型化妆品中。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权的不断扩张,腐败案件屡屡出现,政府的“公仆”形象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继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接受“新
目的研究人脂肪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表面抗原特点及其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潜能。方法①取健康人腹部皮下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出脂肪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BPR理论是当前管理学界最先进的理论,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借助信息技术,使企业由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导向型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实
在当前我国包装污染与资源浪费情况严重的大背景下,提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指导设计实践。希望在包装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废旧包装的回收与再利用等环节积极贯彻可
山楂在我国分布广泛,黄酮类化合物是山楂叶的主要成分,山楂叶总黄酮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抗炎等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山楂叶总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山楂叶总黄
领导—下属交换关系(Leader-Member Exchange)已经逐渐成为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里越来越重要的研究主题。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取向的社会,人际关系始终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逐步与国际接轨。在会计方面,具体表现为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考虑实际情况,新准则没有对物价变动会计做出具体规定。但事实上,自2003年起,国内
借鉴国际上关于游艇活动范围的一般规定,结合天津港及游艇船型实际,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大型船舶的船行波对游艇安全的影响规律,给出游艇活动水域范围。结合水域通航安全管
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正改变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基于MOOC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混合教学模式是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与泛雅网络平台在线学习的有机结
<正>大众计划在德国萨尔茨吉特(Salzgitter)建立一家电池回收工厂。自2020年起,该工厂每年将接收近1200吨废旧车用级锂电池组。这类电池组经过分析及分类后,那些还有一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