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新疆汉族人群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与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汉族HBV感染者的血清226份,按感染的临床类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的方法对血清中的HBV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新疆汉族乙肝患者HBV基因型以B+C混合型为主,占43.8%(99/226),另有B型31.46%(71/226)及C型24.34%(55/226),未分型0.44%(1/226),未见有其它基因型分布。随机选取的4株HBV株经S基因序列测定的结果证实与本法检测结果一致。不同临床类型在B型与C型、C型与B+C混合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14.659,P<0.05,x~2=12.698,P<0.05)。C型HBV感染者的平均ALT、AST、r-GGT、AKP水平及HBV DNA浓度均高于B型、B+C型患者(P>0.05);C型患者的TP平均水平低于B型、B+C型患者(P>0.05);C型、B+C型患者的TBIL平均水平高于B型患者(P<0.05)。随着临床类型的加重,C型检出率逐渐高于B型、B+C型,进一步在HBeAg或抗HBeAg阳性的LC及HCC的患者中发现基因型C的检出率均高于B型、B+C型。结论:新疆汉族人群乙肝患者HBV存在B型、C型及B+C混合型,以B+C混合型为主,符合我国基因型的总体分布特点,但与国内其它地方汉族乙肝人群相比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基因型与临床类型有关,随着B型→B+C型→C型,HBV引起的临床表现及肝脏炎症损伤程度逐渐加重,B+C混合型与HBV感染后临床病情进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