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啉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luck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甲氧西林在临床应用不久,便出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随后由于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滥用,使得MRSA广泛传播,目前MRSA感染已与HBV,AIDS并列为世界范围内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 战胜细菌耐药性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防止由于滥用抗生素而造成耐药菌的快速和广泛出现;二是要根据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不断研究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日益严重的耐药菌感染的问题。 本论文以8-羟基喹啉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喹啉酮类化合物,并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测试和抗菌机制的初步探讨。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8-羟基喹啉为起始原料,合成了B1、BN1、BN2、BO1、BO2、BO3共6个喹啉二酮类化合物,并通过各种谱图去定了它们的结构; 2.选择常见的6种病原菌,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试,该类化合物中的大部分对MRSA都有一定的作用,其中化合物BO3的抗MRSA效果最好; 3.选择抗MRSA效果最好的化合物BO3进行抗菌机制的初步探讨,电镜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并没有抑制mecA基因的表达,至于该类化合物的作用位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开发新的抗菌药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结合了链黑菌素以及中氮茚两者的特点,采用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抗MRSA效果良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对新结构抗菌药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1. 選好品种 以采收早蒜薹为主时,可选用蔡家坡紫皮蒜或洋县紫皮蒜等叶片宽、生长发育快的早熟品种;以采收晚蒜薹和蒜头为主时,可选用叶片窄、生长发育慢、蒜头较大的蔡家坡白皮蒜等晚熟品种。  2. 茬口选择 以小麦茬为宜,忌重茬,已种植过葱、蒜、韭的地块,应间隔3年以上再种植大蒜。  3. 施肥整地 前作收获后,亩施腐熟圈粪或炕墙土肥5000千克以上、过磷酸钙25~30千克、硫酸钾35~40千克,施后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当下文博类电视节目通过塑造仪式化氛围、唤醒集体记忆和触发情感共鸣等仪式化传播流程,将受众集聚到一个共同的仪式场域之中,围绕着文物意象完成仪式观的奠基与加冕,进而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