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己成为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关学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但大多利用现有的资源指标进行原因及对策等的定性分析,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很少。本文在总结学习国内外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布局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可达性等评价方法,定量地分析基础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以南昌市为例,开发了基于最短时间路径选择算法的学校可达性计算与分析信息系统,并基于南昌市区的道路网结构,从不同区域、不同出行方式和不同性质学校等方面对南昌市区学校可达性做了实证研究。通过系统计算生成了学校可达性的分值扩散图,时间等值线图、学校服务范围图。并以东湖区为例,研究学校的服务范围及其与实际招生范围的差异。
结果显示,南昌市城区学校的可达性较好,平均时间成本7min48s,47%的学校可达性在5min以内。但其内部差异比较明显,旧城区可达性好,外围新城区可达性差,最差的地方达到42min12s;可达性最好的区域在东湖区,较差的是经开区,平均时间成本分别为:5min和10min;47%和51%的学生可以分别选择步行和自行车方式出行,只有2%左右的学生有必要选择汽车出行方式前往学校。通过对东湖区学校的服务范围分析,发现相同学校的服务范围与招生范围存在差异,不同学校之间也有明显差异,通常中学的服务范围大于小学。最后针对可达性的空间差异,从优化教育资源及道路网结构两方面提出优化学校空间布局的建议。旨在为南昌市区基础教育主管部门在进一步促进南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决策提供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