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水柳皂苷用于治疗痛风的药效学作用,并对其抗痛风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1)采用大鼠自身对照的方法,以苯溴马隆为阳性对照药,分别用水柳皂苷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天,用大鼠代谢笼收集灌胃给药后8小时的尿液,测定尿酸和尿量,评价该药的促尿酸排泄作用。(2)以尿酸钠诱导的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实验模型,分别灌胃给药水柳皂苷与秋水仙碱,观察给药前后对大鼠关节肿胀的影响,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关节内滑膜病理组织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病变关节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的改变,评价该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3)取大鼠滑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尿酸钠溶液培养24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滑膜细胞中TNF-α、IL-10的含量。大鼠滑膜细胞在0.16mg/mL尿酸钠溶液的刺激下,加入不同浓度水柳皂苷溶液干预,以不合药模型组进行对照,观察TNF-α、IL-10含量的改变。 结果:(1)水柳皂苷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给药后第1d能有效促进大鼠尿酸的排泄(P<0.05),此后尿酸排泄量下降。(2)水柳皂苷高、中剂量组在造模后48h肿胀指数与模型组相比下降明显(P<0.05),中剂量组在72h时仍有差异(P<0.05),秋水仙碱组在造模后24h、48h、72h肿胀指数相比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滑膜细胞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水柳皂苷和秋水仙碱均可不同程度缓解炎症反应,可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水肿、充血不明显。造模后72h,与模型组相比,水柳皂苷和秋水仙碱均可显著降低滑膜组织TNF-α水平(P<0.01);水柳皂苷高、中剂量组和秋水仙碱可升高IL-10水平(P<0.05)。(3)采用组织决法培养大鼠滑膜细胞,传3代可得型别均一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尿酸钠浓度与滑膜细胞TNF-α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与IL-10的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确定尿酸钠浓度为0.16mg/mL。水柳皂苷干预后,其浓度与TNF-α的含量之间呈负相关,与IL-10的含量之间呈正相关。 结论:(1)水柳皂苷高、中剂量组能够在给药后短期内促进大鼠尿酸排泄。(2)水柳皂苷能够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肿胀,缓解炎症反应,在受试关节局部可下调TNF-α的水平,上调IL-10的水平,延缓病情进展。(3)在体外,水柳皂苷亦可下调尿酸钠刺激后的滑膜细胞TNF-α的表达,上调IL-10的表达,最终达到致炎介质与抗炎介质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