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已进入危机频发的关键时期,而执政者对危机的干预已逐渐从提供物质、医疗的救援过渡到心理、社会的支持。危机发生后,民众会产生怎样的心理需求,随之又有哪些行为上的变化,针对此政府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补偿性控制理论曾指出,在短暂的控制感威胁情境下,个体对秩序的需求会显著增强,即会力图避免身处无序、混乱的局面。谣言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则发现在一些模糊、威胁的情境中,人们更倾向于采信谣言。危机情境沟通理论结合真实的危机案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弱化由危机引发的负面结果。因此,结合以往的理论观点及重大研究发现,本研究旨在探明危机情境下,民众的秩序需求是否会显著增强,而受到这一心理需求的驱动,民众是否更倾向于采信谣言,以及重建型策略的实施是否能够阻断这一消极倾向。 研究一采用情境启动法,选取102名大学生被试,随机将其分配到危机情境组与中性情境组。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等无关变量之后,危机情境对秩序需求的预测作用显著,相比于中性情境,危机情境下被试的秩序需求更高。 研究二仍然采用情境启动法,研究引入了谣言采信这一变量,考察危机情境是否致使人们更易采信谣言,而秩序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选取89名大学生被试,在控制人口学变量、以及谣言信息的权威性、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及引发的焦虑体验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秩序需求在危机情境对谣言采信影响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相比于中性情境,在危机情境下个体的秩序需求更强,进而更易听信与危机事件有关的负面言论。 研究三是一项干预研究,以104名大学生被试为考察对象,采用实验启动的研究方法,发现相比于弱化策略组的被试,重建策略组的被试对与政府部门有关的负面言论的相信程度更低。总体来看,本研究深化了以往的研究视角,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