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过程,是保障政治系统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它要求人民广泛的政治参与,以共同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为了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建立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等等,规定了公民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选举、投票、信访等方式实现政治参与权。新形势下,以QQ、微信、微博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全球性、互动性和直接性等特点飞速崛起,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借助新媒体参与和影响政治生活的行为。本文以新媒体为视角,对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进行研究,探析新媒体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助力与制约以及新媒体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具体来讲,全文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该章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这部分的写作为论文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新媒体及公民政治参与相关问题概述。该章第一部分是新媒体相关问题概述,它包括:新媒体的概念、发展历程、特征和分类;第二部分是公民政治参与相关问题概述,它包括:公民政治参与的概念、类型、内容、特征和渠道。第三章是新媒体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该章第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公民政治参与思想,它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公民政治参与设想、列宁公民政治参与思想;第二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公民政治参与思想,它包括: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拓展公民直接政治参与方式;第三部分是西方公民政治参与思想,它包括:古希腊时期的政治参与思想、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思想、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思想;第四部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公民政治参与思想,它包括:大一统思想、心怀天下思想、民本思想、和谐思想。第四章是新媒体对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第一,实现公民政治参与价值,这部分的内容有: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增强公民政治参与认同、培养公民协商民主精神、塑造文明政治参与行为;第二,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这部分的内容有:提升政府的良好形象、形成多元化监督体系、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第三,维护社会生活和谐稳定,这部分的内容有:引导公民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保障公民表达自身利益诉求、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完善、实现公民监督政府公共决策;第四,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这部分的内容有:塑造新型公民政治文化、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引导党的思想宣传工作、保障公民政治参与平等。第五章是新媒体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第一部分是新媒体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助力,它包括:搭建公民政治参与平台、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时效、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愿、开阔公民政治参与视野;第二部分是新媒体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它主要包括:冲击公民政治参与的传统模式、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理性思考、挑战公民政治参与的政府管理、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第三部分是新媒体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它包括:公民政治参与缺乏正确引导、公民政治参与非制度化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综合质量不高、公民政治参与社会环境有待改善、新媒体自身发展状况的局限。第六章是新媒体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第一,坚持党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正确引导,这部分的内容有:加强新媒体政治参与的党性原则,增强对新媒体虚拟空间的管理,建立公民政治参与的道德规范,尊重新媒体传播的客观规律。第二,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建设,这部分的内容有:健全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建立公民政治参与的管理制度、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沟通制度、形成运用新媒体的监督形式;第三,培养公民政治参与的理性意识,这部分的内容有:加强公民政治参与权利意识、培养公民政治参与法治观念、提高公民政治参与信息素养、加强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培养;第四,强化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环境建设,这部分的内容有:加强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电子政务、构建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文化、建立新媒体安全防范机制;第五,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媒体建设,这部分的内容有:完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加强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建立新媒体发展管理体制、培养新媒体管理服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