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来源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且存在年青化趋向。淋巴结转移状况是评估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指导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前哨淋巴结检测作为一种淋巴结转移的筛选手段,广泛用于乳腺癌诊疗中,近年被试用于宫颈癌,原因是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腹)腔淋巴结清除(RHPLND)是早期宫颈浸润癌的常用术式,而数据却显示早期宫颈癌的淋巴转移率并不高,大部分早期宫颈癌患者被实施了不必要的系统性淋巴结清除,且有部分患者承受其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指前哨淋巴结内常规病理学不能检出的微小转移灶及散播肿瘤细胞,目前在宫颈癌诊疗中的意义尚未完全阐明,其检测作为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一种诊断技术,可提高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检测的准确性,旨在准确评估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态,精准指导早期宫颈癌的个体化治疗,但目前其检测方法和意义均未得到大量数据证实,本文根据检索各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就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方法以及临床意义研究的最新进展加以综述。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而基于乡土资源的研究性学习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从基于
目的:  前列腺癌(PCa)是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美国男性新发癌症总数中约五分之一为前列腺癌,共约164649个新发病例及29430个死亡病例。多西他赛(紫杉烷类成员)的化学疗法被
为了探讨黑龙江某规模化牧场发病奶牛的致病原及其生物学特征,对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牛场采集到的育成牛肺脏组织样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确定了样本的基因型为BVDV-1d,5UTR的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