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7及整合素拮抗剂抑制RA患者Th17细胞分化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以关节软骨和骨破坏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系统性炎性机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Thl7细胞作为介导炎症反应的辅助性T细胞(Th),在RA发病中过度表达IL-17并通过上调多种促炎因子TNF-、IL-1、IL-6、IL-8等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于RA病程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Th17细胞的分化及调控机制成为人们研究热点。现今有关Th17细胞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下的体外培养,而体内是一个相互交错的免疫网络,多种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均参与Th17细胞的分化与调控。RA滑膜中浸润着大量的来自骨髓的单核细胞,这些细胞迁移至关节后活化分化为滑膜巨噬细胞。在迁移至关节滑膜的过程中,单核细胞吞噬外源性抗原。在关节中,单核细胞转化的巨噬细胞可以将吞噬消化的抗原递呈给记忆性T细胞,并引发T细胞的活化与分化。近期PNAS有文献报道RA患者体内活化的单核细胞特异性诱导Th17细胞应答,且不依赖TNF-及IL-1等细胞因子作用,而是以细胞接触的方式促进Th17细胞反应。CD147作为一种跨膜分子,可能参与T细胞免疫突触形成与T细胞活化:CD147在TCR/CD3活化的T细胞表达上调,且共定位于TCR/CD3介导的帽形结构或免疫突触中;采用CD147单克隆抗体5A12可下调IL-2及其受体CD25的表达。CD147分子有诸多配体,其中包括CyPA: X线衍射及核磁共振显示CD147与CyPA相互结合位点与肽脯氨酸异构酶(Peptidelprolyl cistransisomersae,PPIase)活性活性位点相重叠。CyPA又为免疫抑制剂CsA作用蛋白受体,有文献报道CsA有抑制免疫突触形成的作用。同时,CD147是一个潜在的粘附分子,可与整合素家族3β1、6β1、4β1等形成复合物,参与细胞粘附等多种生物学作用。CD147与RA关系密切:RA患者滑膜中CD147分子和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活动期RA患者的关节组织中CD147的染色范围更为广泛,并且同浸润的巨噬细胞相关。为研究在RA发病机制中,Th17细胞和CD147分子可能参与的重要作用,本实验拟建立体外CD14~+和CD4~+T细胞共培养体系,从而诱导Th17细胞;并在RA和健康人对照中,针对可能与免疫突触相关的CD147分子和其配体(整合素与CyPA),通过阻断实验验证CD147分子和整合素是否参与单核细胞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过程。实验内容:【目的】1.摸索活化的CD14~+细胞诱导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的最佳条件,建立稳定的诱导Th17细胞的共培养体系。2.验证活化的单核细胞同CD4~+T细胞直接接触作用对Th17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3.观察比较RA患者与健康人的外周血CD4~+T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共培养体系中Th17细胞比例,分泌的IL-17含量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4.探讨CD147抗体、 CsA和整合素拮抗剂cRGD对RA患者CD4~+T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共培养体系中Th17细胞生成、表面分子表达及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L-1β和IL-6分泌的影响。【方法】1.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与CD14~+单核细胞,分别在单加CD3mAb、LPS、CD3mAb联合LPS,或CD3mAb联合不同浓度LPS刺激的不同条件下进行共培养(设不加刺激空白对照组)。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表面分子CD4和胞内细胞因子IL-17及IFN-γ,确定各种刺激条件下,诱导生成的Th17细胞和Th1细胞等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2.将分离纯化的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与CD14~+单核细胞,分别进行CD4~+T单独培养,CD4~+T细胞与CD14~+单核细胞直接接触或非直接接触共培养,采用方法1确定的最佳条件刺激分化,流式细胞术测定Th17细胞生成比例。3.收集确诊RA的活动期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分别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CD4~+T细胞与CD14~+单核细胞,以1:1比例共培养,采用方法1确定的最佳条件刺激分化,流式细胞术测定Th17细胞。为探索CD147和整合素在促进Th17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在上述刺激和共培养条件下设立4种拮抗剂——5A12、HAb18、CsA、cRGD的阻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比例及其表面标志CCR4、CCR6和IL-23R表达,ELISA测定上清中IL-1β、IL-6和IL-17含量。【结果】1.单独采用LPS或CD3mAb刺激,分别仅能诱导(1.30±0.19)%、(1.10±0.21)%CD4~+T细胞表达IL-17, LPS联合CD3mAb刺激显著增加Th17细胞比例达(2.01±0.46)%(P﹤0.05)。在抗CD3mAb刺激条件下,设LPS浓度0.1μg/mL,1μg/mL,10μg/mL,随LPS浓度增加,Th17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LPS体外刺激3天可诱导Th17细胞生成的比例至(2.13±0.32)%,随时间推移,Th17细胞减少(P﹤0.05),而Th1细胞在6天达最高比例(17.45±3.04)%。提示低剂量LPS联合抗CD3mAb活化的单核细胞可在短时间内诱导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2.在实验1确定的适宜刺激条件下,CD4~+T细胞单独培养及非直接接触共培养分别可见Th17细胞比例为(0.61±0.08)%和(1.04±0.36)%,较空白对照,差异无统学意义(P=0.24)。直接接触共培养,刺激后Th17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可达(2.39±0.13)%(P <0.01)。提示共培养体系中CD4~+T细胞向Th17细胞方向分化依赖与活化的单核细胞直接接触。3. RA患者外周血的CD4~+T细胞与CD14~+单核细胞共培养体系中较健康人Th17细胞比例,培养上清IL-17水平,表达表面分子IL-23R、CCR4、CCR6的CD4~+T细胞的比例,及Th17细胞分化相关炎性因子IL-1β、IL-6含量,均显著升高; CD147抗体、CsA阻断实验减少Th17细胞、IL-17、IL-1β、IL-6生成,下调表达IL-23R的CD4~+T细胞的比例,cRGD阻断实验减少IL-17分泌,下调表达IL-23R的CD4~+T细胞的比例,提示CD147和整合素可能参与CD4~+T与CD14~+单核细胞相互作用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机制。【结论】1.建立了体外诱导Th17细胞的单核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体系。2.证实了以小室隔离CD4~+T细胞与CD14~+单核细胞直接接触降低Th17细胞分化比例,提示与活化的单核细胞间的直接接触作用对诱导Th17细胞分化具有重要意义。3.证实了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的CD4~+T与CD14~+单核细胞共培养体系中Th17细胞及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提示RA可能与Th17细胞升高相关。4.发现了免疫抑制剂CsA对Th17细胞的诱导分化过程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为CsA临床治疗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与支持。5.发现了阻断CD147与整合素的作用可显著抑制Th17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从而提示CD147与整合素的作用对参与RA发病机制中的Th17细胞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分析了卵泡发育成熟的重要因素是颗粒细胞(GC)的增殖和分化,从GC增殖分化及信号转导通路角度,探讨中药补肾复方及其有效部住促卵泡发育的可能机制及作用靶点,阐明中药补肾复方作用
研究了在高炉喷吹煤粉中加入4-20%铁矿粉的输送工艺,结果表明,粉状物料的浓相输送一流化速度、补气量、输送管径有关,铁矿粉的比重大使摩擦系数增大,对浓相输送时的各种参数有一定影响
随着家长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值也在提高,“从娃娃抓起”的思想油然而生;随即为各具特色的亲子园、幼儿园开拓了市场。2010年我国适龄儿童的入园率达到80%以上,
由于浮顶油罐的特殊结构,所以在浮盘周边需要加密封装置。而常见的密封装置大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有必要来分析一下密封装置失效的原因和防止其失效的方法。我国油库常用的机
目的观察动态测温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前后阴囊温度测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治疗的VC患者49例,分为左侧手术组(A组)35例及双
本文针对城市箱变锁群使用时钥匙多而繁杂,不能满足用户方便使用和管理的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C15L2K60S2单片机的物联网箱变锁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STC15L
本文运用量子力学方法探究了“瘦肉精”克伦特罗质子化的稳定构象;利用分子力学的柔性对接方法讨论了 β-激动剂与β2-肾上腺素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运用基于配体的药效团
南沙炮台是清代虎门炮台群的一部分,在珠江虎门出海口之西岸。鸦片战争前有大角炮台,上横档炮台(东面有横档月台、横档台,西面有永安炮台),巩固炮台,大虎炮台,焦门炮台。按阮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作为一个具有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环境效益好等优势明显的建筑形式,已成为未来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装配整体式建筑的关键技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工业发展加速赶超,成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超越者,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的战略机遇,强化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大用户和生